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大众文化日益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重要一环。面对形形色色的大众文化产品,如何正确认识大众文化和理性选择大众文化产品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本土大众文化研究理论较少的困境,有必要重新回到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理论中来寻找中国大众文化的出路。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要充分研究某一理论的前提就必须首先了解这个理论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基于此,本文的第二章前半段主要论述了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产生的历史起点,包括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法西斯集权统治下高度专制的德国社会以及商品伪装下的美国社会使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深切感受到大众文化作为统治阶级统治意识形态的工具,批判大众文化异化现象是时代的需要。同时,法兰克福学派理论也是在批判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在笔者看来,法兰克福学派理论来源主要有五个方面,文章也重点分析了法兰克福学派对它们的批判继承关系。第二章后半段主要论述了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历史逻辑,这也是本文的创新点。笔者借助法兰克福学派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分别论述了五位代表人物的观点,试图通过分析该学派的历史发展脉络来找寻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哲学逻辑,同时希望为第三章写作提供理论支撑。马克思曾说,哲学家们只是试图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因此,本文第三章主要论述了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启示。将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与我国当代大众文化的发展相联系,分析了我国当代大众文化兴起的原因、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对中国大众文化建设的意义进行阐述。笔者认为,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大众文化环境,知识分子应努力承担起历史的使命,为大众文化建设提供指引,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责无旁贷的分内之事。虽然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因为其精英主义文化立场和片面悲观的文化观饱受质疑和诟病,但是这并不能磨灭其理论价值。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历史逻辑和批判精神,对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研究和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