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集中度、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基于股权性质视角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21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竞争日趋激烈,财务丑闻也不断的被曝出,这反映出企业在治理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不断提升和完善。企业股权结构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都会对企业治理效果产生影响,而内部控制作为企业治理的“基石”之一,也会对企业治理效果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企业价值的提升。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国有和非国有上市企业在股权性质和构成、经营目标、分配管理、治理机制、面临的风险和竞争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此研究背景下探讨不同股权性质的上市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股权集中度及企业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根据股权性质不同,对2013年到2016年所有上市A股企业的数据进行分组,分为国有上市企业和非国有上市企业,分别研究内部控制有效性、股权集中度与企业价值,以及股权集中度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和企业价值的作用机制。选取以 ROE(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企业价值的指标,以 DIB(迪博内控指数)衡量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以前十大股东所占股数比例作为股权集中度的衡量指标。通过对国有和非国有上市企业的数据进行研究处理后,得出如下结论:(1)所有上市A股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在股权集中度与企业价值关系中,由于股权性质不同导致结果也不同。股权集中度与企业价值在非国有上市企业中呈显著正相关,而在国有上市企业中两者关系不显著。说明股权的相对集中,在非国有上市企业中对企业价值的增加发挥作用更大;(3)在非国有上市企业中,提升企业股权的相对集中度,会对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更好地增加企业价值。而在国有上市企业中,可能是由于国有企业本身股权的特殊性,导致股权相对集中度的提升,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和企业价值的调节关系不显著。  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最后针对国有和非国有上市企业在股权结构和内部控制等企业治理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如国有企业需要产权明晰,需充分发挥非国有股东在国有企业高层治理上的作用,非国有企业在使股权结构更科学合理的同时,完善和提高企业治理水平,特别是加强内部控制以及内部审计等建设,进而增加企业价值。
其他文献
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发展的一种新型表现形式,是在我国特有的政治和经济环境背景下产生的。目前,随着我国各项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优化,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责任审计也在不断改革
利率市场化有助于提高金融市场有效性,促进金融资产合理化配置,加快中国金融业健康发展。银行业是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这十分重要的角色。中国利率市场
本文研究了证券商分公司内部稽核人员设置方式对经营风险影响。文章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以证券商分公司内部稽核人员设置方式的背景说明问题的提出与创新、研究动机与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