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加重,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土地保障功能弱化带来的农村养老问题,加上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使得农村养老问题开始受到重点关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从2009年开展试点工作以来经历的时间较短,作为一项新政策在其实施初级阶段难免面临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何减少这种因素的制约,以最大限度调动政策受众群体的积极性,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闽西L县的案例分析,来研究福建省新农保政策开展以来的实施情况,从中发现一些较典型的制约因素和有代表性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为新农保政策的研究增加实证案例,期望该项研究能够为新农保政策的有效开展添砖加瓦。本文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调查过程中主要以问卷法和访谈法为主,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具有一定的实证性。文章结合统计数据,从公共管理视角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研究,阐述社会养老保险的相关理论和公共管理政策执行的相关理论,在对新旧农保、国外典型模式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结合闽西L县的新农保政策开展的实际情况,从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的互动关系入手,以统计数据为依据,分析政策实施中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方面的制约因素,然后就政策主客体方面如何沟通、如何构建互动模型,为新农保政策得以更加有效的持续开展,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以达到优化政策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