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小麦黄矮病(Wheat yellow dwarf,WYD)是由蚜虫传播的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s)引起的系统性病毒病害。小麦黄矮病有间歇性爆发流行的特点,流行年份可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黄矮病(Wheat yellow dwarf,WYD)是由蚜虫传播的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s)引起的系统性病毒病害。小麦黄矮病有间歇性爆发流行的特点,流行年份可造成小麦严重减产。目前小麦黄矮病的主要防治措施是化学药剂灭蚜、改良栽培技术和抗病育种,其中选育抗性品种是防治小麦黄矮病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措施。本论文于2015-2016年运用堆测法评价了300份小麦材料对大麦黄矮病毒的抗性水平,分析BYDVs感染小麦后对株高、穗长和千粒重的影响。具体结果如下:1.已推广小麦品种中,扬麦158、陕229、和无芒中4的病情指数分别为6.22、5.33、3.17,表现出较高的抗病性;东方红1号、辉县红、金穗1号和延9201等病情指数高于50,表现为高感;其余均表现为感病。未解码的新品种中,HQA-01、HQC-08、Q110、Q304、Q405、Q612、SQ103、SQ104、SQ109、SQ110、HQC103、HQ204、SQJ210、SQ308、SQ509/510、SQ608等病情指数高于50,表现为高感;Q111、Q409、Q512、SQI709、SQ508等品种病情指数低于15,表现出较高的抗性;此外00中13、SQ505、SQ106等10个品种对BYDV有一定的抗性,其余都表现为感病。2.大麦黄矮病毒侵染小麦后,作用于小麦的各个生育阶段,引起小麦植株的矮化,穗长缢缩,最终导致小麦严重减产。病毒侵染植株后,对感病品种的影响十分显著,平均造成小麦矮化10.33cm,穗长平均缢缩1.2cm,千粒重降低20%左右;抗病品种受病毒影响较小。
其他文献
<正>开展"全能型"供电所建设之前,各专业陆续发放了少量移动作业终端到供电所使用,包括配网抢修终端(主要用于处理抢修工单)、营销业务终端(主要用于处理装接、用检工单)、停
当前,随着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迅猛,要促进现代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就要考虑“以生为本”的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工作新模式。在现代班级管理中,学生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我们要运用各种激励机制,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与踊跃性,以实现人与组织的双赢,所以中职学校推行“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策略是发展和实行教育理论的重要要求。本文从“以生为本”的理论渊源和教育管理的相关理论入手,搜集查阅文献资料,对相关理论基础和背
河南省周口市的治安保险是在中国保险业发展进入全新阶段,政府职能面临转变,新的社会治理体系正在构建的新形势下推出的,探索出了一条通过政府购买保险服务,运用社会手段和市
讨论了南海海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以及底质的特征 ,从而了解了南海渔业资源的特点 ;认识到南海渔业区的划分是与地形地貌、底质特点相互呼应 ;由此更好地对南海鱼类在该海
细胞粘附分子是一类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的糖蛋白。粘附分子使白细胞、血小板等易于粘附于血管内皮,促进炎症的发生发展。现有证据表明炎症反应在心脑血管
白簕Acanthopanax trifoliatus(Linn.)Merr.为五加科(Araliaceae)五加属(Acanthopanax)攀援状灌木,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消瘀止痛、补中益气等功效。在课题组前期研究中,通过水提醇沉法从白簕茎中制备粗多糖ATP(Acanthopanax trifoliatus polysaccharide),经DEAE-52纤维素柱层析分离得到中性多糖ATP1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6年间经手术治疗并术后病检为桥本甲状腺炎34例临床资料。结果:34例桥本甲状腺炎中5例与术前
血栓前状态与复发性流产密切相关,无论从"治未病",还是从"有故无殒亦无殒也"的理论出发,中医药在防治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方面的优势不容忽视。
<正>【一技】线索指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线索法指文章围绕一个中心组织材料,使文章各个层次贯通弥合,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的写作手法。使用线索法的文章可以围绕一个观点、一
目的:对13例热毒宁注射液致过敏反应文献进行分析,探讨其引起过敏反应的机制和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994—2013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进行检索,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