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制和热处理工艺对镀锡板织构和固溶碳的影响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maomaox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镀锡板应用广泛,其深冲性作为重要的性能指标,与镀锡板轧制织构组分密切相关。本文致力于研究镀锡板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生产工艺对其织构形成、演变以及间隙元素固溶行为的影响,以验证实际生产工艺的合理性并为改善其深冲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以实验为基础,选择生产工艺和成分均存在差异的铝镇静钢和IF钢作为实验材料。实验总体分两部分:一方面对热轧镀锡板样品进行宏观织构测定和低频内耗测定;另一方面对经过热轧、冷轧、连退、平整及镀锡等处理的铝镇静钢样品分别进行宏观织构测定和TEM显微观察。通过实验,研究生产工艺对镀锡板热轧织构和冷轧退火后织构形成和演变的影响,以及在此工艺下镀锡板中间隙元素的固溶行为。  实验结果表明:  (1)热轧镀锡板织构以{001}<110>为主,试样1/2层织构强度最大,1/4层次之,表层最弱,且织构强度沿板宽方向先缓慢下降而后趋于稳定;  (2)热轧镀锡板{001}<110>织构的取向密度随热轧终轧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卷曲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3)热轧和冷轧镀锡板样品的{001}<110>织构,在连续退火后转变为以{111}<112>织构为主的典型强γ纤维织构,对镀锡板深冲性能有利;  (4)镀锡板中的N原子在热轧及冷轧过程中都几乎完全固溶,直到连续退火过程中才在晶界及其邻近位置生成AlN而缓慢析出,说明生产工艺合理;  (5)热轧样品在40℃附近的Snoek内耗峰完全由C的固溶所引起,且样品中固溶碳含量随热轧加热温度和终轧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卷曲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综上所述,实验镀锡板生产工艺达到了预期效果,是合理的。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张扬而鲜明,重视学生的思想、点燃学生学习激情的理念应运而生,班级管理工作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学生的思想直接影响班级管理的效果,不但会影
铁氮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耐磨性和抗氧化性,以及优异的磁学性能,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例如磁记录介质等。传统的铁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气体氮化法、离子注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物流业的发展不仅局限在本土,而是突破国界与国际贸易紧密结合,成为互通有无、互惠互利的重要载体,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近年来乌鲁木齐市政府对发展现
我国农村现有小型水利工程大多年久失修,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问题,鉴于其对农业生产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造工程刻不容缓;同时,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正逐步代替原始的手工计算
火是人们赖于生存的物质基础,然而火灾作为一种频发性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例如,森林火灾目前己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为减少森林火灾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