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学习判断效应的实验研究

来源 :济南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satan0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了两个实验,分别针对有关延迟学习判断效应的记忆假说与元记忆假说的争议和元记忆假说中MDM假说的争议进行了研究。元记忆假说认为延迟做判断的情况下,JOL准确性的提高是由于元记忆水平的提高,记忆假说认为延迟学习判断仅仅是影响了记忆,并未改善元记忆。针对以往的研究,我们认为记忆假说与元记忆假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即延迟学习判断由于间隔学习效应的作用改善了记忆,但并不意味着没有改善元记忆。实验一通过插入预测试的方法,使即时学习判断条件下的目标词在适当时机通过尝试提取起到增强记忆痕迹的作用,消除即时学习判断与延迟学习判断在记忆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插入预测试的即时学习判断条件下的回忆成绩与延迟学习判断条件下的回忆成绩无显著差异。而在此条件下,延迟学习判断的准确性显著高于插入预测试的即时学习判断的准确性。这一结果证实延迟学习判断的确提高了元记忆的水平。延迟学习判断不仅仅改善记忆,也改善元记忆。实验一证实了延迟学习判断改善了元记忆,在实验二中针对其改善元记忆的机制进行研究。在三种元记忆假说中,MDM假说具有较大的影响和争议,它得到很多研究的支持,而Kelemen和Weaver的研究却对其提出了质疑。在Kelemen等人所采用的传统实验程序下,研究者只能通过假想或理论推测来判断短时记忆的排除情况。在插入干扰任务的情况下,短时记忆干扰是否被排除以及排除的程度并不确定。因此,无法确定加入干扰任务的学习判断准确性低于延迟判断的准确性的原因是由于短时记忆干扰未被排除,还是由于MDM假说的缺陷。研究采用PRAM实验程序,加入判断前回忆,使被试做判断时尝试提取的结果外显,可以得到被试的判断前回忆成绩。通过比较判断前回忆成绩与回忆成绩的差别,我们得出四种条件下做判断时存在于短时记忆中但并未转入长时记忆的词对比例。通过对四种条件下这部分词对数量的比较可以看出,虽然加入干扰任务与即时做判断相比,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短时记忆的干扰,但其排除短时记忆的程度远远低于延迟学习判断。Kelemen和Weaver在学习词对与学习判断之间加入的干扰任务,不能有效排除做判断时的短时记忆干扰。我们对学习判断的准确性与短时记忆干扰词对的比例做相关分析,显示二者呈显著负相关。这一结果说明,学习判断的准确性与短时记忆干扰的排除程度有关,短时记忆干扰越强,学习判断的准确性越低。由此可以认为,延迟学习判断效应的产生的确是由于其较为彻底的排除了短时记忆干扰的缘故。研究支持并推广了Nelson等人提出的MDM假说。
其他文献
创业教育反映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不仅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而且也满足了社会多样化人才的需求;通过创业教育的实施,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工
人民武装学院诞生于我党工作重点转移的关键时期(20世纪90年代初),形成和发展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基层专职人民武装干部,
【摘 要】本文主要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民间元素作为艺术资源的研究对象,借以探讨广西本土的油画艺术家如何从本土文化资源中吸取营养来进行创作,进而充实和创作出具有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以及本土特色的艺术作品。希望以油画语言为视角,从广西民族民间元素的造型特点运用和色彩特点运用两个层面去分析广西民族民间元素与油画创作结合所带来的新变化,进而探讨现代油画创作借鉴广西民族民间元素及其艺术语言的可行性。  【
舞蹈是有灵魂的艺术,它能给人们带来无限美感和激动,基础教育阶段的舞蹈教育无疑是培育和提升这一无形灵魂的基础工程。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间舞蹈,人们通过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