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2007年至2008年股票市场的空前繁荣,上市公司再融资已经成为我国A股市场的潮流。监管机构对再融资条件的限定从一定意义上把控着再融资风险,但是很多风险是潜在的,无法仅通过合规来规避,不同再融资背后可能隐藏着融资者不同的动机,带来公司控制权结构的改变,可能影响市场的流通等等,而这些因素背后都蕴藏着风险。因此,只通过监管机构的法律条款来硬性把控风险是远远不够的,也容易流于形式,监管者需要了解不同再融资方式对风险的影响;投资者也需要更深入了解再融资风险才能更好识别上市公司股票价值和理性投资。因此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的风险性辨识都是一个值得进行深入研究的课题。风险体现在很多方面,基于广大社会投资者的角度,本文主要研究股票收益率的不确定性。针对不同的再融资方式,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从公开增发、定向增发和配股着手,选择这三种最典型的股权再融资方式进行研究,运用学者们的理论成果,进而对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对股票收益率波动性的影响进行研究。值得指出的是,过往学者们针对再融资对股价影响的研究基本集中在讨论各种股票收益率的层面,对股票收益率的波动性研究鲜见,本文从波动性着手,试图对股权再融资对收益率的波动性影响进行初步探讨。因为本考虑到工作量的因素,本文选择了股权再融资行为频繁而普遍的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探讨,试图从中窥见不同股权再融资方式选择对股票收益率波动性影响之一斑。首先,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对涉及到股权再融资的相关理论做了简要梳理。其次,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现状进行了描述。接着运用相关理论分别对公开增发、定向增发、配股增发对波动性的影响进行探讨。然后,本文以2007年成功实施公开增发、定向增发或配股,且在2008年没有任何融资行为的房地产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GARCH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进而探讨不同股权再融资行为对股票收益率波动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三种股权再融资方式都会增加股票收益率的波动性;第二,公开增发对波动性的影响较小,定向增发比公开增发对波动性的影响要大,配股是三种再融资方式中对波动性影响最大的,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剧烈。最后,在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结果的共同基础上,本文对证券市场监管方、社会公众投资者提出了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