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人为本”源起于哲学思想,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它应用到设计当中,也成为了非常宝贵的设计原则。但是,许多设计者将“以人为本”中的“人”由以前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人为本”源起于哲学思想,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它应用到设计当中,也成为了非常宝贵的设计原则。但是,许多设计者将“以人为本”中的“人”由以前的“民”、“人类”等具备广泛含义的对象缩小限定为了“用户”,也就常用“以用户为中心”来展开设计。满足用户的需求,成为设计的唯一目标和动力。这种情况下,反对的声音逐渐响起。唐纳德·诺曼甚至提出了设计不应“以人为本”的意见。我们是时候该停下盲目跟随的脚步,好好地进行一下反思,是否现在主流的,“以人为本”=“以用户为本”的应用存在着一定的不完善和偏颇之处。产品本身就是一个由诸多因素决定的客体。在其从无到有,从原材料设计变为能够使用的成品的过程中,与之发生关系相互作用的“人”非常多,而不仅仅是用户。原材料供应者、生产制造者、中间交换者……等等都参与其中,难道设计可以枉顾这些人的需求吗?又或者,只要满足了“用户”需求的设计就一定能成为好的产品吗?有时候,约去一些繁杂的元素使得理论更为简洁是有益的,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元素是不可简化的,必须理解正确辨识清楚,否则问题和矛盾就会显露出来。本文研究重点就是在设计“以人为本”过程中“人”的意义,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这些人的不同需求,利用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谋求设计中的平衡,得到“T”型或者“E”型产品。如此将更为完整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合适地融合到设计中去。
其他文献
今天“丑”作为一种独立的形态被艺术家们广泛的使用,给人们心灵上带来了很多震撼,但是“丑”在今天的艺术领域中,地位却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演变。作为独立的艺术形态,“丑”和“美
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的图画手工科是在清末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发生重大变革的背景下创立的,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的艺术教育借鉴了国外先进的艺术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吸收中国传
提及装饰性,人们马上会想到巴洛克时期的装饰音,其代表人物巴赫的作品中的装饰音是极端重要的,是其音乐创作的一个鲜明特点。而前人的研究对于洛可可时期音乐中装饰性的重视与研
阿伦·阿甫夏洛穆夫(Aaron Avshalomov,1894--1965)是极少数长期在中国生活、并创作了大量中国题材和中国风格音乐作品的西方作曲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孟姜女》(The Great Wall,1
本论文以二人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赤峰地区二人转的田野调查、资料分析和实地采访,采用民族音乐学、音乐社会学、音乐美学等学科相互结合的力法,力图将研究视野放胃在二人转现状
本文从黄永玉的艺术作品入手,写他这个“人”,写他的生活,他的艺术精神。体会他的作品受到湘西民俗文化和乡土文化的熏陶。源起于对中国画的初步认识和了解,以黄永玉的艺术作
就服装产业来讲,至今很多企业还是作为国际代工为他人作嫁衣裳,并没有形成自身成熟的经营模式,也没有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的服装品牌,服装企业要创品牌参与品牌竞争就必须具备系统
自青藏联网工程开工以来,《国家电网》杂志相继派出四批记者奔赴青藏高原,沿工程全线进行采访。这些经历,不仅写成一篇篇文章,更烙为他们心里深刻的印记。林周。恰拉山口。海
吴友如是清末民初纪实性新闻画的代表画家,他主笔了附属于上海《申报》发行的石印画报——《点石斋画报》,离开申报报社后又自创了《飞影阁画报》,后人将两种画报编撰成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