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理水平对上市证券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分析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koo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正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过渡,效率被放在了异常关键的位置。资本市场中的证券公司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证券公司违规现象仍屡见不鲜,这既暴露了公司内部治理的不足,也倒逼了外部监管的不断加强,在这个背景下,证券公司到底应该何去何从?X证券公司是一家老牌上市证券公司,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在外部风险监管指标上持续高标准合规,但近年来深受经营违规事件频发与分类监管评级连年下降的困扰,并且其经营效率也在行业的尾部徘徊。对此,本文在案例分析部分剖析了X证券公司的内部治理制度,发现其频频违规的原因主要是内控制度的落实不到位,内控效率偏低,最终影响经营效率的提升;除此之外,X证券公司还承担了较高的“监管税收”,这导致合规成本的上升,也对经营效率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基于综合治理水平对效率的影响路径分析,本文做出两个研究假设,最终在实证部分得以验证。通过研究发现,X证券公司的内部治理水平较低,主要是因为内控的落实不到位,除此之外,它的经营效率在所有36家上市证券公司中的排名非常靠后,与其自身发展规模、资金实力不相匹配。在实证中可以发现,内部治理水平与效率呈显著负相关,少数外部监管指标与效率也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依据实证结论,本文对证券公司如何提高效率提出了几点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建议:第一,要提升证券公司的效率,最重要的是提升内部治理与外部监管的效率,达到适当内部治理与外部监管投入下的效率最大化;第二,应该注意合规成本的规模问题,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可以将多余的资金用于公司经营,助力效率的提升;第三,传统业务的创新转型也应该置于公司内部改革的首要位置,从而提升公司抵抗系统性风险的能力。除证券公司之外,本文对监管当局也提出四点建议:第一,监管当局在稳定资本市场的同时也应兼顾证券公司的发展,同时扮演好“引路者”与“关怀者”这两个角色;第二,应继续完善目前的风险监管体系,剥离监管意义不明显的监管指标;第三,加速从“惩罚型”监管向“激励型”监管的转变,促进证券公司业务创新;第四,创新监管机制设计,消除监管部门奖惩不对称的现象。
其他文献
 青鱼又名青鲩、黑鲩,是温和型肉食性鱼类。该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然而,长期以来青鱼只作为池塘搭养品种,产量较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1999~ 2000年,我们进行
黑白数字打印的现状和问题现在市面上任何一款打印机或冲扩机,对于输出单色(黑白)时要想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效果都是非常困难的。当然,想要输出比较满意的单色照片也是可能的,但比较
 2000年,我国罗氏沼虾养殖面积约 60多万亩,产量约 11万吨,产值约 24亿元,由于罗氏沼虾养殖面积的增加,市场销售价格的下浮,故此产品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但要使罗氏沼虾养殖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