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18年我国银、保监会合并,金融业经营除允许承销商从事传统投资银行业务外,放松了承销商兼营其他金融业务的限制,使得承销商对公司IPO成功与否的作用更加显著。承销商作为融资服务的直接参与者,是沟通发行公司和投资者的桥梁,能够加强信息传递、促进价格发现,成为为发行公司顺利过会“保驾护航”和为投资者筛选优质投资项目的混合实体。然而从现实市场运行和理论分析来看,由于受到发行项目不确定性、双方信息不对称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我国银、保监会合并,金融业经营除允许承销商从事传统投资银行业务外,放松了承销商兼营其他金融业务的限制,使得承销商对公司IPO成功与否的作用更加显著。承销商作为融资服务的直接参与者,是沟通发行公司和投资者的桥梁,能够加强信息传递、促进价格发现,成为为发行公司顺利过会“保驾护航”和为投资者筛选优质投资项目的混合实体。然而从现实市场运行和理论分析来看,由于受到发行项目不确定性、双方信息不对称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合作可能面临着逆向选择和双向道德风险的问题。注册制的改革背景下,赋予了承销商更多的责任和权限,承销服务转变成为一个复杂的多样化产品,倘若无法对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对方的业务需求准确把握,盲目承接项目只能导致合作失败。当前市场面临着一个困境:不相适配的资源投入使得资源分配不均,市场配置效率不高。因此,承销商和发行企业如何才能准确把握优势,精准对接符合自身资源条件的合作方,以促进IPO市场的健康、长期稳定发展?为探讨该问题,本文依据稳定市场的双边匹配理论,从合作博弈的角度对我国IPO市场承销发行双方主体的实际匹配机制进行探索,重点研究了以下三方面,并得到相应的研究结论。首先,本文梳理了关于承销发行相关研究从简单的商品市场研究到复杂有序的双边选择研究转化的过程,发现二者的联盟不是单边选择,而是博弈下的双向选择,更注重促进达成能维持长久关系的合约。简单的价格决定交易已经不能系统解释市场行为关系,合作代表着更复杂的双边匹配决策行为的结果。因此,将其放在双边匹配理论背景下能更全面地解释承销服务参与方之间的关系,帮助理解双方的市场行为,得出更有效的结论。在双边匹配的市场中,双方会考虑偏好信息,在不断博弈过程中协调利益诉求,得出最优匹配,提高市场效率。其次,本文设计了基于我国IPO市场现实情况,承销商与发行企业在双边匹配目的下的序值偏好特征。双方的结构化特征偏好是匹配决策的重要依据,以往研究大多只从承销商或者发行企业单边入手研究选择的依据,较少关注双方彼此间的评估和筛选对合作的影响,本文的双边评价指标的设计和检验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最后,本文使用2010-2019年主板上市的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承销市场的匹配选择情况以及稳定匹配对IPO市场的影响。基于样本的研究发现:承销商与发行企业的合作是承销商的声誉和政治关联关系以及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盈利能力和股权结构等特征偏好互相筛选下的结果;根据结构化特征的匹配结果,本文使用参数估计法计算出了特征之间的偏好类型,构建了“承销商—发行企业”匹配度指标,发现承销商与发行企业越匹配,越能缓解IPO市场的高抑价问题,带来积极的经济后果;进一步研究发现,信息透明度对于承销商和发行企业匹配度对IPO市场抑价的抑制影响起了调节作用,即解决信息披露质量问题对于促进市场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依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论文以中国市场为背景设计了承销商与发行企业相互选择的内在机理及稳定匹配的市场价值,运用双边选择决策方法更符合实际的机制安排,为承销商和发行企业充分运用自身资源优势,精准对接符合自身偏好的合作方提供了可供操作的方法,进而为完善IPO市场健康高效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借鉴。
其他文献
公司的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反映了公司内部和外部各种权利的分布,决定了企业各项资源的配置情况。面对多种多样的企业运作模式和新型企业群体的产生,如何构建更合理的股权结构使企业经营活动更加有效仍然是学者进行公司治理领域研究的前沿话题。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小企业以其较小的体量承担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近年来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数占到所有企业的九成以上。但是中小企业经营和存续仍然是一
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概念的提出引发了空前的创业热潮,孵化器也随之遍地开花,成为了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然而创新政策红利的逐渐退出意味着孵化器不能再以野蛮粗放的方式发展,资源合理配置成为了当前孵化器发展重点。孵化器资源投入与在孵企业需求不匹配使得孵化资源被稀释,也使得在孵企业在创新上表现乏力。当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便是:孵化器如何精准孵化契合自身资源条件的创业企业,促进企业创新投入
随着目前“双碳”目标的提出,电动车辆普及的速度空前绝后,尤其是在城市客车中的应用。解决该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设计出合理的制动能量回收策略,尽可能吸收制动时的能量,使得续驶里程增加。文章分别基于模糊控制算法和多目标优化算法设计了两款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为了验证控制策略的控制能力,搭建了基于TruckSim-Simulink的联合仿真平台,最终结果表明,两款控制策略均能实现制动能量回收,其中多目
金融科技蓬勃发展为现有新创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困境带来了转机。文章从科技创新视角出发,结合多种金融科技工具和应用,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数据分析法、理论推演法、经验对比法等,针对企业融资现状,指出融资市场环境欠佳、融资过程信息不对称及融资风险管控能力不足制约了我国新创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发展。基于此,文章依据金融科技对知识产权融资的创新机制,设计出三条融资优化路径:加强市场资源拓展,巩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减弱,机构养老的弊端也愈发明显,我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养老压力,因而养老服务产业对新模式新业态的需求越发迫切。同时,随着社会经济、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利用智能技术来满足老年人的基本需求,能够充分增强老年群体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因而,作为一种新型服务模式,虚拟养老院应运而生。作为社会公共服务下的新生事物,虚拟养老院尽管起步较晚,但凭借对现代信息技术的
创新价值链理论指出,创新是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主导的三阶段连续过程。阶段间存在市场需求拉动与科技进步推动的动力,支撑起各领域由创新驱动发展的局面。伴随着产业链出现“专精特新”的领域细分和需求细化,对科学技术的高要求促使组织间合作成为企业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创新成果提供端的高校与技术转化端的科研院所虽然投入了大量创新资源,而创新成果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不高,导致在创新的供给侧呈现出海量沉睡的知识
随着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逐渐减缓,产业结构面临转型升级。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导致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之间的不协调问题愈发突出。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之间的不协调会给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带来诸多危害。因此,如何评价二者的协调发展程度,鉴别二者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对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地区的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具体的结构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我国重大国家战略,也是“十四五”期间的重点任务之一。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既是我国对国际的庄严承诺,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城市作为我国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同样也是实施2030年碳排放达峰的重要载体。探究中国碳达峰的形势及路径研究,在丰富碳达峰相关理论研究的同时,可为不同类型城市长远的政策制定以及预期目标的设定提供依据,为城市尽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阶段,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退,我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转向高质量发展时期,高新技术产业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产业,而高新技术企业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载体,相比于先进的西方国家,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慢,可以说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影响着我国未来科技的发展,决定着我国是否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高新技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高新技术企业全
提升末端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走出城市“垃圾围城”之困,一直是地方政府关切的核心议题。为探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时空差异,从“政府能力系统”视角出发,围绕需求驱动、经济驱动、政策驱动、技术驱动四个维度,提出相关研究假设,并运用2004—2020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生活垃圾清运量、人均GDP、地方环保支出、政策文本出台数量、无害化处理厂数量以及市容环卫专用车辆数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