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里士多德对古希腊各学科知识都有自己创造性的见解,尤其是在伦理学领域。他根据自身所处的时代背景,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德性观理论体系。亚里士多德德性观的产生有着自身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背景。以血缘共同体为联合形式为城邦成员形成共同风俗习惯奠定了基础,城邦生活的需要为亚里士多德德性观的形成提供了社会背景,民主政治的实践为德性观的形成提供了政治背景,而智性文化的作用为德性观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苏格拉底的“德性即知识”和柏拉图的“四主德”为亚里士多德德性观的产生提供了理论来源。德性是古希腊伦理体系中最根本的概念,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使一个事物状态好并使其活动完成得好的品质,是灵魂方面的优秀。他根据有无逻各斯的部分把德性分为道德德性和理智德性,并指出德性具有选择性和高尚性的特点。亚里士多德德性观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中道思想是他对德性本质的规定,讲求做事要适度,不能过度或不及;他指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但只有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才是真正的幸福;好的法律为德性养成提供了保证,并且健全的法律促使人们接受正确的德性;公正、勇敢、节制、友爱等思想都是德性观的具体方面,其中公正在整个德性体系中居于首位,具有完全性。因此,研究亚里士多德德性观,不仅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借鉴;为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且要求我们要重视公民素质提升;培养合格公民;加强法制建设,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建立公正社会,维护社会的稳定;端正社会风气,形成德福相统一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