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教学评价”这个概念在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界逐渐出现。2002年3月,教育部制订并颁布《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其基本理念即为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最终能够形成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评价体系。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之下的现代教学评价十分重要,创造教评一体,共同发展和课程开发的现代教学评价一方面也需要高考制度的验证。为此对新课程改革体系之下课程评价体系需要详细化和具体化。一方面创造适合教学发展需要的共性评价,亦要创造个性发展的评价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评价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得到落实和发展。研究新课程背景下高考历史功能评价对于课程评价具有现实意义。在新课程改革已经展开的大背景下,对教师而言不仅需要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更需要对落后于课程改革新要求的评价观念、评价技术和方式进行充实和学习研究。通过课标要求的多重评价内容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促使高中历史教学评价有效互动,最终达到新课程改革达到良性发展状态。高考制度是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考试内容形式和主题思想,不仅对于中学实际教学具有现实性,而且可以反过来指导中学教学的评价体系更好的完善和实际化。课改需要高考的推动,准确把握新课标下高考的特点,且将这种导向以恰当的方式、方法渗入高考备考中。三维目标的落实,对社会热点的折射,历史能力的考查和历史材料的处理方法在近年来新课程高考实施省份凸显出与众不同的特点,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将使评价理论具体化、现实化也为科学备考、提高备考时效指明了方向,对即将在2009年进行的吉林省第一次新课程改革高考的备考具有实效性。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对研究问题进行阐释,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价值、研究视角和方法。第二部分为理论解读,从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新课程历史学科评价标准来阐述。第三部分对新课程历史学科评价进行分析,简介中学历史学科评价现状,选取关于中学历史高考内容分七方面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为评价思考,从三维目标角度总结新课程体系下评价的具体做法,提出新课改省份高考历史功能评价实现的手段和方法。最后总结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