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人民内部矛盾凸显、社会治安和维稳形势严峻,公安机关作为与人民群众接触最为广泛的政府职能部门,无可避免的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然而从目前的情况看,“舆论袭警”事件时有发生,公安机关公信力下降,警民关系恶化。公安机关在筑牢执法为民思想、加强自身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前提下,也要不断提高涉警舆情的引导能力,改善执法环境,和谐警民关系,最终更好的实现打击犯罪、服务社会的职能。本文首先从公安机关舆论引导的理论溯源入手,剖析了公安机关开展舆论引导的权力基础、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出公安机关开展舆论引导的实质是为了公开警务信息满足公众知情权、加强舆论监督提升公安机关公信力和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公安机关开展舆论引导具有真实性、特殊性、权威性和方向性的特点,公安机关在舆论引导中警务信息具有社会共享性。目前,我国公安机关开展舆论引导工作主要依托政工宣传部门,其中新闻发言人制度为重要的引导形式,但现行舆论引导机制存在缺少舆论引导的专职部门、舆论引导形式单一和警务信息公开程度不高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个别公安机关领导和民警对于舆论引导的重视不够、舆论引导的制度不健全和公安机关整体舆论引导协调性差。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公安机关舆论引导能力,本文提出要整合现有公安宣传资源、完善公安舆论引导制度、引入和培养专门人才以设立公安机关内部专职舆论引导部门,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提升新闻发言人的自身素养、改善公安机关与新闻媒体的关系,加强网络舆情的信息收集和预警体系建设、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的建设、提高应对网络热点突发事件的能力以提高公安机关网络舆情的监控能力,依托社会资源搭建舆论平台、打造公安特色宣传品牌、改善警民沟通方式、利用警务资源增强社会安防能力以创新公安机关舆论引导方式,增强公安民警执法为民的思想、提升公安民警对于舆论引导工作的认识、开展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以加强公安机关自身队伍舆论引导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