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文化观研究

来源 :安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wer8904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承前启后且具有鲜明特点的历史人物。以五四运动为界,他上承民主革命斗士,下启新文化运动期间“新鲜活泼之青年”。陈独秀在倡导新文化运动的过程中,引入西方先进文化,用“德先生”和“赛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猛烈地抨击。然而,受其成长经历和所处时代的影响,陈独秀对西方文化的引入和传统文化的改造都有所保留,因此形成了其“既负载又反叛”的独特文化观。本文将陈独秀置于近代文化发展的背景下,结合陈独秀的成长经历、学术背景和时代环境,系统阐述陈独秀独特的文化观。主要内容包括:批判封建纲常名教,弘扬传统美德;重新审视儒学孔教,辩证对待孔子与孔教;破除宗教迷信,宣扬科学精神;批判佛、道对国民性的损害,肯定其哲学文化价值;批判旧教育,提倡新教育。陈独秀在抨击传统文化的同时又能留有余地,其文化观有其鲜明的特点:破旧与立新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学术与政治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陈独秀文化观,对我们客观对待传统文化和正确认识新文化运动,进一步了解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剖析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关联有着重要的意义。抛却陈独秀文化观中的偏激成分,弘扬其客观、开放、容纳百家的文化理念和勇于背负时代赋予的文化担当,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其他文献
经济法的基础理论诸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焦点所在,而经济法的本质属性应该是其中核心部分。作为公私法融合互动的产物,经济法的本质属性在于社会性。 从经济法的产
我国劳动者公益告发制度的立法空白,使得为维护公共利益而勇为告发的劳动者得不到应有的法律保护,抑制了公益告发的发生,阻碍了劳动者监督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公共利益的维护,更不利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由此带来一系列制度的变迁。社会保障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适应了保障公民的生存权、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社会保障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法律部门,是新兴的社会法的典范。社会保障法的理念是基于社会本位而对分配关系进行干预,以分配正义为基础,通过对社会不公的矫正,使社会达到公平和正义,保障公民生存权。 社会
太阳能光伏产业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可再生能源领域,近年来得到了诸如太阳能屋顶计划、金太阳示范工程、两免三减半、山东省能源专项资金、江苏省“十一五”光伏产业规划等一系
通过考察英美证券法上禁止欺诈原则的立法概况发现,证券欺诈是一种严重侵害投资者权益、破坏证券交易秩序和扭曲证券市场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的违法行为,其实质在于资源优势滥
当前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时代已经来临.计算机网络对信息的强大处理能力和互联网络的四通八达,已经使许多领域开始运用计算机网络来研究问题,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