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承前启后且具有鲜明特点的历史人物。以五四运动为界,他上承民主革命斗士,下启新文化运动期间“新鲜活泼之青年”。陈独秀在倡导新文化运动的过程中,引入西方先进文化,用“德先生”和“赛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猛烈地抨击。然而,受其成长经历和所处时代的影响,陈独秀对西方文化的引入和传统文化的改造都有所保留,因此形成了其“既负载又反叛”的独特文化观。本文将陈独秀置于近代文化发展的背景下,结合陈独秀的成长经历、学术背景和时代环境,系统阐述陈独秀独特的文化观。主要内容包括:批判封建纲常名教,弘扬传统美德;重新审视儒学孔教,辩证对待孔子与孔教;破除宗教迷信,宣扬科学精神;批判佛、道对国民性的损害,肯定其哲学文化价值;批判旧教育,提倡新教育。陈独秀在抨击传统文化的同时又能留有余地,其文化观有其鲜明的特点:破旧与立新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学术与政治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陈独秀文化观,对我们客观对待传统文化和正确认识新文化运动,进一步了解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剖析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关联有着重要的意义。抛却陈独秀文化观中的偏激成分,弘扬其客观、开放、容纳百家的文化理念和勇于背负时代赋予的文化担当,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