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活性氧(ROS)是生化过程中涉及电子传递的一类代谢产物,参与体内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在生理条件下,抗氧化防御机制(包括酶促抗氧化剂和非酶分子)可以使细胞内ROS含量处于低浓度的动态平衡。其中,酶促抗氧化剂主要包括: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等。非酶分子主要有还原型谷胱甘肽等小分子。在中、低水平,ROS具有有益的作用,参与防御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性氧(ROS)是生化过程中涉及电子传递的一类代谢产物,参与体内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在生理条件下,抗氧化防御机制(包括酶促抗氧化剂和非酶分子)可以使细胞内ROS含量处于低浓度的动态平衡。其中,酶促抗氧化剂主要包括: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等。非酶分子主要有还原型谷胱甘肽等小分子。在中、低水平,ROS具有有益的作用,参与防御病原微生物、有丝分裂反应和氧化还原调节等多种生理过程。但是体内ROS含量的失衡已经被证明会导致氧化应激状态,从而可能引起各种疾病,例如类风湿关节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因此,检测和调节细胞内ROS的含量在这几类疾病的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我们可以生产细胞内存在的这一类天然酶来实现对这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但天然酶存在对环境条件敏感、生产流程复杂和提纯工艺繁琐等不足之处,所以有必要开发出制备方法简单和对环境不苛刻的具有酶学性质的材料。纳米酶是具有催化性质的纳米材料。其需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其属于纳米材料;第二,具有酶学性质,能够模拟氧化还原反应中的酶学性质。相比于天然酶的单一酶学性质,纳米酶可以具有多酶催化性质。此外,纳米酶具有生产成本低、耐酸碱、耐高温和易实现大批量生产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运用于材料领域,环境保护,生物医学应用等,从而很好的将纳米技术与环境学和生物学等连接起来,提供了多种功能平台。然而纳米酶不能准确模仿天然酶的催化活性中心结构,通常表现出比天然酶低的酶样活性。因此,要发挥出纳米酶在这些领域中更好的作用,提高纳米酶的催化性能以及发展多酶活性等是研究的重点。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我们制备了两种纳米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血红素(Hemin)-植酸(PA)功能化多孔导电凝胶聚合物用于电化学检测活细胞释放的H2O2我们使用PA诱导聚苯胺(PANI)凝胶化,形成PA-PANI导电凝胶聚合物,随后将制备得到的PA-PANI凝胶与Hemin共孵育,得Hemin/PA-PANI凝胶。在这个体系中,PA-PANI作为载体负载Hemin,防止了Hemin聚集,提高了其催化活性。为了实现将Hemin/PA-PANI用于实时检测活细胞释放的H2O2,我们将Hemin/PA-PANI修饰到玻碳电极(GCE)上,得到Hemin/PA-PANI/GCE,随后将Hela细胞悬浮液滴涂到Hemin/PA-PANI/GCE表面,获得Hela/Hemin/PA-PANI/GCE,最后采用Hela/Hemin/PA-PANI/GCE作为工作电极,并加入抗坏血酸(AA)刺激细胞释放H2O2,实现了电化学实时检测活细胞释放的H2O2,这为检测活细胞释放的分子和医疗诊断提供了思路和方法。(2)掺杂Mn、Fe氮化物的类石墨化碳实现ROS的清除该工作以K3Fe(CN)6为模板,结合共沉淀法掺杂锰离子、高温热解法(700℃)和HCl蚀刻的方法制备得到Mn Fe PBA-700-HCl纳米材料。通过XRD和XPS等表征手段确定了该纳米材料为掺杂Mn、Fe氮化物的类石墨化碳纳米颗粒。紫外吸收光谱实验和水中溶解氧测试实验表明了该纳米材料具有多种酶活性,包括:类POD、类CAT、类SOD、类GPx和·OH清除能力。此外,实验也表明与Mn PBA-700-HCl和Fe PBA-700-HCl具有的单一金属催化活性中心相比较,Mn Fe PBA-700-HCl的酶催化能力更强。MTT实验表明了该纳米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我们将该纳米酶用于降低H2O2诱导的氧化应激对Raw-264.7细胞造成的损伤,结果表明该纳米酶能够降低H2O2对细胞造成的损害。最后以荧光成像法进一步说明了纳米酶具有清除细胞内ROS的能力。
其他文献
肿瘤微环境(TME)与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等密切相关,因此,精准检测肿瘤微环境,对于监控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超声影像是一种临床常用的安全、便捷的影像技术;借助于超声影像探针,可实现对肿瘤微环境的定性和定量影像研究。目前,临床常用的超声影像探针一般为微泡;然而遗憾的是,微泡不仅尺寸过大(通常为微米级别),无法穿越肿瘤血管壁到达肿瘤组织区域;同时在体内易发生扩散,导致信号质量
本文主要研究了完全图分解为边相等的路和星的充分必要条件,并证明了如下两个结论:设m,n,k为正整数,r为非负整数,2≤n≤m,k为偶数,0≤r≤k-1且(mk+r)(mk+r-1)≡0(mod 2k)。假设E为有k个点的空图,若Knk+r和E∨K2 k可以分解成p个Pk+1和q个Sk+1,其中p,q为所有可能的取值且p≥0,q≥0,则Kmk+r可以分解成p个Pk+1和q个Sk+1,其中p,q为所有
副猪嗜血杆菌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菌。作为危害猪呼吸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每年都会为全球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该病的防控一直是个难题。而艾纳香,作为一种传统苗药,虽未见用其于猪病的报道,无论从中药理论上分析或是考虑到其本身良好的体外抗菌能力和体内安全性,都具有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潜力。本课题即对艾纳香油抗副猪嗜血杆菌的体内外效果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抗菌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实验从艾纳香油对副猪嗜血杆菌的
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形势严峻。尽管我国严守耕地红线18亿亩的底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政策,但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粮食产量,一直是农业工作者研究的方向。水稻作为重要的单子叶模式植物,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由单位面积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组成,其中千粒重又受到粒型因素(粒长、粒宽、粒厚)调控。因此,解析水稻粒型的遗传调控机制有
在大数据时代,随着数据量的迅猛增长和数据驱动型决策的应用,大规模分析查询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在海量数据上计算精确的查询结果代价非常昂贵。近似查询处理(Approximate Query Processing,简称AQP)是一种为SQL查询快速提供近似回答的技术,它通过降低精确度以换取更快的响应速度。在基于在线采样的AQP技术中,蓄水池和Bernoulli等随机采样方法被广泛应用,但它们通常适用于分布
近年来,由于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进程和经济的发展,使得厨余垃圾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问题日益突出。本研究以调查结果为根据,选择合适的微生物菌种和蓬松剂,提出一种具备粉碎和通气功能的密封堆肥桶的方案;通过微生物菌剂复配和蓬松剂的组合,进行厨余垃圾好氧堆肥的效果分析;将综合效果最好的堆肥成品用于植物栽培实验,验证堆肥对植物和土壤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加入复配菌剂能提高厨余垃圾好氧堆肥中堆体的温度,分
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是目前发现毒性最强的真菌毒素,具有极强的致癌性、致畸性、肾毒性及肝毒性。广泛存在于花生、玉米、谷类等农产品和食品中,是引起食品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利用微生物聚生体对黄曲霉毒素进行降解具有环保、高效、无毒害,降解效果更为稳定等优点,进而可以减少并控制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是解决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有效途径及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外对微生物降解AFB1的作用已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并且是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扩散后5年生存率仅为13%。化疗是结直肠癌治疗的标准方案,但耐药特别是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已经成为临床治疗CRC的一大障碍,有近90%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MDR,这使得临床治疗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从而引起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并最终死于癌症
随着人们对水果需求的增加,水果种植业得到发展,而整个种植过程中果树采收作业耗时、耗力、劳动强度大,加之农村劳动力短缺,使得采用农业机器人自动化采收水果是一种发展趋势。针对目前采摘机器人机械臂构型众多,缺少工作适应性评价指标的问题,本文提出评价不同构型机械臂采摘不同树形水果方便程度的指标。首先,根据果树收获阶段的生长规律及特点,描述收获阶段果树的一般结构,引入参数和方程,建立了果树的数学模型;并借助
为了更好地理解自然界中各种复杂的非线性物理现象,非线性系统进入了科学家的视野,非线性系统的求解是非线性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人们已经从不同角度出发,建立了不少求解非线性系统的方法。多线性分离变量法(MLVSA)是其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求解方法,它在低维系统的求解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在高维情况下的应用较少。因此,本文主要借助符号计算软件平台Maple和Mathematica,研究MLVSA在3+1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