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青少年网络成瘾已经成为被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一些研究发现,网络成瘾与抑郁的关系比较明显。本研究从抑郁障碍与网络成瘾共患的视角出发,对住院网络成瘾青少年和非网络成瘾青少年的抑郁水平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进行比较,并进一步探讨网络成瘾青少年抑郁水平与其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方法:网络成瘾青少年招募自北京军区总院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基地,均为因网络问题而来基地寻求治疗的初、高中学生(2012年2月—11月期间),对照组被试来自于北京市某普通中学三个班的学生。使用网络成瘾诊断标准(陶然等制定)和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定式筛查量表抑郁障碍部分进行临床诊断;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量表(CERQ)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心理测量。结果:(1)本研究中网络成瘾青少年共患抑郁障碍的比率为27.2%。(2)本研究中网络成瘾青少年的抑郁量表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排除抑郁障碍的干扰后,非共患组的抑郁量表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网络成瘾青少年的接受、关注计划、视角转换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量表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5, P<0.01),责备他人认知情绪策略量表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排除抑郁障碍的干扰后,非共患组的接受、关注计划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量表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5),责备他人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量表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非共患组的关注计划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量表分显著高于共患组(P<0.01)。(4)网络成瘾青少年的抑郁水平与关注计划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显著负相关(r=-0.313,P<0.05),与积极重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显著负相关(r=-0.357,p<0.01),与灾难化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正相关(r=.391,P<0.01)。结论:本研究发现青少年中,网络成瘾伴有抑郁障碍的比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网络成瘾青少年的抑郁水平较高,他们较少采用接受、关注计划以及视角转换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更多地采用责备他人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量,网络成瘾青少年的这种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模式与其较高的抑郁水平有一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