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整体国力的不断增强,人均GDP持续快速的增长,百姓对物质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城市中的旧居住街区因物质性老化、结构性衰退面临着应对时代发展更新改造。面对大规模推到重建的旧城改造,如何在更新改造的洪流中既体现改造的必要性,也确保旧居住街区更新后的宜居性,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兴起宜居城市建设的高潮,很多学者也都从宏观层面上对城市的宜居性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但是具体到微观上,对居住街区的宜居性却较少有探索,尤其是现在很多老旧街区面临居住环境逐渐恶化的问题。所以,对居住街区的优化改造、改造方向和更新方法等方面急需进行探索和研究。本文试图建立一个基于居民需求的旧居住街区宜居性评价体系,将通过宜居性评价对旧居住街区环境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旧居住街区更新策略。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1)对国内外及成都市旧居住街区更新历程进行了梳理分析,对成都市旧居住街区环境现状进行了调研踏勘,更全面了解旧居住街区的更新方式和目前的发展阶段,并通过国内外关于宜居性评价的研究现状、支撑理论和文献资料,初步得出旧居住街区环境要素、宜居性评价内容、衡量标准等。(2)基于上文的理论研究,笔者先确定评价基本步骤,根据评价步骤依次确立了评价目标和评价对象,并通过居民问卷调查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和专家赋权打分等一系列过程构建了宜居性指标体系。确定评价方法后搭建起旧居住街区环境的宜居性评价体系。(3)在此基础之上,再通过成都市人北片区进行宜居性评价实际运用。根据对现状完整细致的踏勘调查以及当地居民的问卷访谈,对各指标打分并分析评价结果,从评价后的问题中总结出适宜人北片区旧居住街区的更新方法后进行改造设计。(4)在以上一系列旧居住街区宜居性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际案例操作研究后,制定旧居住街区环境宜居性更新原则,并总结梳理出适宜成都市的旧居住街区环境更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