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热岩水力压裂诱发能量释放的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dingmanz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能源消耗量持续增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发展可再生清洁能源以及提高其利用效率日益成为全球各个国家的能源战略部署。自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欧洲以及日本就已对地热能利用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近些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地热开发的浪潮,地热能的装机量逐年增长。根据地热能的产出方式,可以将其主要划分为水热型和干热岩型。然而,能够有效开发的水热型地热能仅占已探明储量的10%左右,大量地热能蕴含在干热型地热中(Hot Dry Rock,HDR)。由于干热型地热能埋藏于深部,且大都是致密的变质岩和花岗岩,具有低孔、低渗的特性。为了实现经济开采,必须对其进行改造。因此,在干热岩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型地热系统(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EGH)。干热岩水力压裂是一个涉及裂隙、孔隙和岩体多种媒介且极其复杂的(多相)流固热耦合过程。然而,水力压裂过程中往往会诱发地震。为了揭示诱发地震的机理以及减少诱发地震的频率以及大小,必须借助数学计算模型进行分析研究。文中结合美国、日本以及欧盟等国家在干热型地热方面的研究,建立了考虑流固耦合的含天然裂缝压裂模型以及水力压裂诱发断层活化的能量释放模型;并将所建立的模型应用于法国Soultz-Sous-Forêts地热工程中,反演了GPK2井在改造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测井压力以及诱发地震累积能量释放值。随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施工参数(流体黏度、注水速率、注水方式)以及地质力学参数(渗透率、裂缝与主应力方向等)对GPK2井改造过程中储层诱发能量释放大小的影响。从以上研究中得到结论如下:(1)通过对Soultz-Sous-Forêts地区GPK2井地热储层改造的数值模拟和反演,发现:含裂缝单元会发生“二次破坏”现象,即单元的破坏并不仅仅发生在前端单元,已破坏单元后续仍旧会发生破坏;停水后裂缝前端流体压力大于停水前的压力,以此可以推测前端流体压力是引起停水后仍诱发微震的一个原因;应力向前传递是引起单元破坏的一种主要方式,发生破坏的裂缝单元向远端传递应力使得单元继续发生破坏,并以此推测应力传递是引起停水后仍诱发微震的另一原因。(2)累积能量释放值随着注水速率、流体粘度和法向刚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基质渗透率的减少而增加;间歇式1和2注水方式起到了降能的效果,且能量释放速率具有一种“惯性”,即:能量释放速率仍保持上一次注水时的能量释放速率,且每改变一次,“惯性”时间越长,随后能量释放速率较之前大幅度增大;累积能量释放值随最大主应力与裂缝间夹角的不同,呈现类正太分布的特点,裂缝与最大主应力方向夹角为30?左右时,累积释放能量值最高,且裂缝与最大主应力夹角在20?~40?左右时,裂缝急剧破坏,瞬间释放大量能量。经过对以上各参数的分析可知,注水方式、注水速率以及裂缝与主应力夹角对诱发地震的影响较大。
其他文献
雅典民主政治由于它独特的风格和其深远的历史意义,一直就是国内外史学界讨论的热门问题。我国学者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研究也广泛而深入,其中对雅典民主政治起源的研究经历了由
如今随着高校教师职工队伍的不断壮大,高校教职工的住房问题也越来越受关注。每一所高校在住房改革、住房交易、住房管理等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由于交易中总是出现
<正> 尿血一症,虛者居多,若有火亦能作痛,当与血淋同治,盖淋有五淋之名,浊有精浊便浊之別。两者当察其气分与血分,精道及水道,确从何来,大凡秘結宜通,滑脫当补,若因心阳亢而
21世纪,是智能化、互联网时代,知识总量激增,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在信息的各种表现形式中,非连续性文本是目前常见、流行的信息文本。非连续性文本读写,既包括传统的文字、符
责任是一种职责或任务。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有社会就有责任,身处社会的个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条文,带有强制性。责任是人的一种精神品质。但是由于责任往往意味着
本文研究了三苯基磷(PPh3)对以AgSt为银源的亲水型PTG材料照相性能的影响:PTG材料的感光度随PPh3用量不同而变化,PPh3用量相对较少时,感光度随PPh3用量增加而提高;PPh3用量增加
采煤工作面坚硬顶板的存在会导致工作面回采后,采空区顶板悬顶面积过大,进而在工作面四周形成较大的支承压力,不利于回采巷道维护。同时,坚硬顶板的大面积断裂垮落,尤其是坚
含油污泥是在石油开采、运输、炼制及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废弃物,是石油化工工业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含油污泥含有油、少量的机械杂质、泥砂固体颗粒及化学药剂,同时含有一定量苯系物、酚类、重金属等,成分复杂、稳定性高,已被国家列入危险废物名录。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可回收其中的石油资源,减轻含油污泥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实现减量化、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目标。含油污泥处理主要有热洗、萃取、生物处理、热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