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YF4@CD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与应用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07467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不仅光稳定性强、发射带窄、荧光寿命长、化学稳定性高、潜在生物毒性低,而且采用近红外连续激发光源激发还使其具有较大的光穿透深度、无光闪烁和光漂白、无生物组织自发荧光以及对生物组织几乎无损伤等显著优点,已经成为当前很多领域乃至交叉学科的应用研究热点。碳点是一种近似球型且直径小于10 nm的零维碳纳米材料,由极少分子或是原子组成的纳米团簇。与粒径较大、分子量通常达到几十万的量子点相比,碳点的粒径一般只有几个纳米,分子量只有几千到几万的荧光碳点是继富勒烯、碳纳米管及石墨烯之后最热门的碳纳米材料之一。本文通过以下研究内容研究NaYF4@CD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与应用。(1)具有双模发光性能的NaYF4:Yb,Tm@CD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首先通过高温热解法制备稳定发光性质的蓝光碳点,通过水热法制备α-Na YF4:Yb,Tm上转换纳米颗粒,其次,在Na YF4:Yb,Tm上转换纳米颗粒表面包覆一层厚度约为20 nm二氧化硅层,然后再与碳点进行复合,碳点可以稳定结合到二氧化硅结构中,最终制备得到Na YF4:Yb,Tm@CDs纳米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显示出良好的分散性和出色的双模式荧光性能,在铜离子作用下碳点发光猝灭,而上转换发光不受影响,因此可有效检测Cu2+浓度,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复合材料在细胞中能稳定成像,这表明它们在生物传感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2)通过水热法制备一种发红光的碳点,利用红光碳点在小于600 nm波长范围内有较强的吸收特性,将碳点作为能量受体材料在其与上转换颗粒之间实现能量传递,而碳点易于调节的发光性能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赋予复合材料的发光调控及生物应用更多的可能性。该复合材料主要利用上转换发光与碳点吸收光重叠产生能量传递从而实现对上转换发射光谱的调控,实现红光(近红外光)发射比例远远大于绿光(蓝光)部分。(3)通过合成NaYF4:Eu、CDs溶液和二氧化硅溶胶,将三者混合,机械搅拌生成复合材料溶液,经过烘干研磨获得Na YF4:Eu@CDs复合纳米颗粒。在Na YF4:Eu与CDs比例为5:1时,制备得到的Na YF4:Eu@CDs复合纳米颗粒在395 nm激发下发射近似白光,通过与环氧树脂混合封装后得到白光LED。由于Fe3+可使碳点发光猝灭而不影响Na YF4:Eu发光,我们得到一种可以检测Fe3+的比率式荧光传感器,检测范围为0-350μM。同样,碳点对温度的敏感远远强于Na YF4:Eu,因此可以实现对温度的比率式荧光传感检测,检测范围为377-467 K。该复合材料可以满足在离子检测,白光LED灯等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4)利用简便的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NaYF4:Yb,Er@CDs复合纳米粒子。选择豆芽作为模型植物,研究用Na YF4:Yb,Er@CDs复合纳米粒子溶液培养后豆芽的萌发和生长情况。利用激光共聚焦技术对Na YF4:Yb,Er@CDs复合纳米粒子处理的豆芽进行成像研究,证明Na YF4:Yb,Er@CDs复合纳米粒子可以渗透到豆芽的各个部位。进一步测试计算了处理组和对照组豆芽的湿/干重,根长和茎长,数据表明Na YF4:Yb,Er@CDs复合纳米粒子溶液可以显著促进豆芽吸水和生长。此外,将复合纳米颗粒溶液喷涂在叶片表面具有光转换效应,促使豆芽光合作用增加近三倍。由此可见,复合材料体系对于纳米材料在植物中的未来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作为连续体结构优化所使用的方法之一,拓扑优化通过在给定的设计域内对材料以及孔洞空间位置进行定义,经过迭代计算最终获得特定力学性能达到最佳的结构形式。与结构优化中的尺寸优化与形状优化相比,拓扑优化在结构的设计上具有更大的自由度,这也使得其在提高材料利用率与结构性能上具有更大的潜能。多尺度优化是在对宏观尺度结构进行优化的基础之上,对微观尺度下单元内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相比传统的单一尺度优化,多尺度下进
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之一,农药利用率低对环境、生物及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如何提高农药利用率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液滴在植物叶片表面的润湿展布能力直接影响农药利用率。本文以水稻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研究法,以增强液滴在叶片表面的润湿铺展效果、提高农药利用率为目的,从接触角、临界表面张力和滞后角等润湿性指标入手,研究影响水稻叶片表面上润湿展布能力的内在因素和外界因素。本文主要研究
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化学防腐剂损害人体健康报道的增多,生产企业迫切需要研发一种安全防腐剂代替化学防腐剂。乳酸菌是公认的安全菌株,其产生的抗菌肽安全无毒,且能高效抑制多种食源性腐败菌或致病菌,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然而,目前只有Nisin等几种抗菌肽被批准为食品级抗菌肽,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及广泛应用,但其自身只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生长等一些缺陷十分明显。因此,迫切需要研发出新型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为一种退行性病变,是由于年龄增加、过重、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临床表现为缓慢发展的关节疼痛、压痛、僵硬、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慢性功能障碍等。有研究表明,该病已成为影响运动马匹职业生涯的最重要疾病之一。我国近年来马竞技行业飞速发展,广东省比邻香港,马行业的发展更是突出
近年来,伴随着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滥用,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producing Enterobacteriace,CPE)的出现和传播成为一个严峻的临床和公共卫生难题。CPE感染死亡率高,“超级细菌”的发现,更是给人类敲响了警钟。目前常用的三种碳青霉烯表型筛选方法有Blue Carba试验,碳青霉烯酶失活法(CIM),基于MALDI-TOF MS技术检测碳青霉烯酶。而如今
荔枝是生长在我国亚热带的一种经济性果实,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福建等省,每年产量百万吨。当前,荔枝采摘主要为人工采摘,劳动强度大,作业成本高。近年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促使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及周边地区转移。产业亟需研发、应用适用的荔枝采摘装备以提高生产机械化水平。因此,为了解决荔枝采摘机械化问题,本文开展了基于视觉的荔枝采摘技术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如下内容:1)根据荔枝的生长特性,使用梳摆式采摘方式
生物质作为一种清洁,节能的可再生能源,与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在工业应用上十分广泛,其优点在于,便于运输,储存,燃烧充分,低碳,环保。但是生物质直接用于成型制备固体燃料也存在一些无法避免问题。如,亲水性,低热值,低强度,燃烧效率低等缺点。因此,随着生物质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提升生物质的燃料品质迫在眉睫。水热炭化预处理生物质能够有效的保留生物质丰富表面官能团的同时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一种常见的人兽共患条件致病菌。该菌对家禽和家畜等多种动物均有致病性,同时是医院内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常导致病人的高死亡率,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几乎从所有动物中都分离到了致病性PA,其中以禽源PA的分离率最高。目前,随着养禽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由PA引起的疫病呈不断上升趋势,给养禽业造成危害,而目前对禽源PA的流行情况和耐药数据了
丹顶鹤(Grus japonensis)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珍稀鸟类之一,已被列为我国一类重点保护鸟类。其主要以淡水鱼虾为食,极易感染各种吸虫,尤其是卷棘口吸虫(Echinostoma revolutum)。卷棘口吸虫是家禽和野禽常见的寄生虫之一,也可感染人类,属于人兽共患的多宿主寄生虫。丹顶鹤感染该虫后可引起食欲不振、下痢、消瘦和生长发育受阻等症状,严重感染可导致死亡。目前国内外对该虫的研究仅有形
凤凰单丛是从凤凰水仙品种中选育出来的优异单株以及由其培育出来的品系、品种,当地茶农按照传统感官品评将凤凰单丛分为蜜兰香、杏仁香、芝兰香、黄栀香、姜花香、玉兰香、夜来香、桂花香、肉桂香、茉莉花香十大香型(品种),各香型具有各自典型的香气和滋味特征。凤凰单丛作为广东省潮州市的地方名茶,其独特的滋味及香气特性,不仅使它面向更广阔的市场,而且成为茶叶生理生化研究的重要材料,但长期以来凤凰单丛的各个品种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