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决胜两个一百年的关键时期和教育改革高考改革的双时代独特背景下,自主且高效的学习依旧是教育教学实践的关注重点。数学学科由于其存在的特殊性,更加需要学生对于高效率的自主学习方式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以往研究证明,样例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方式之一。样例学习是学生在原有知识体系下,通过阅读和思考样例,发现解决问题模式、总结一般规律并能够在具体应用中使用出来的学习和应用过程。通过梳理以往研究文献,确定主要研究问题有:(1)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学习域知识的熟悉程度能否会对双内容样例的学习起到积极影响?(2)在学习域知识都熟悉的两组被试中,不同的解释方式是否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根据需要和现有理论查阅、梳理、分析已有相关文献,对研究问题形成深层次的认识,确定研究思路,设计出一元二次方程计算题和销售问题应用题并结合指导教师意见修改完善。其次,用实验法实施比较,实验一经过前测的被试分为熟悉组和不熟悉组并学习相同的样例,实验二经过前测的学习域熟悉的被试分别学习有引发自我解释问题、无自我解释问题和教学解释的样例,并考查对后测成绩是否有显著性差异。最后,利用SPSS22.0软件分析对学生后测成绩产生的影响。通过实验并利用SPSS22.0软件分析相应的数据,得到结论:(1)在双内容样例学习中,对学习域知识完全熟悉的被试,其双内容样例的远、近迁移成绩均明显优于对学习域知识不熟悉的被试的成绩。(2)在双内容样例学习中,自我解释组的后测近迁移成绩显著优于无解释组的近迁移成绩;自我解释组的远迁移成绩显著优于教学解释组和无解释组的远迁移成绩;自我解释组和教学解释组的近迁移成绩无显著差异。基于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提出以下教学建议:(1)设计样例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2)学生自主学习中需要教师引导和学生合作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3)先学后教,因学定教,提高样例学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