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诗学理论下的薛涛诗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acel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薛涛是唐代著名的女诗人,她一生历经坎坷,从富贵之家的千金沦落为妓女,又曾被罚赴边疆之地,遭遇多种苦难。但不幸的经历也造就了她的才华。她在当时就已经享誉文坛,得到元稹、白居易等文学大家的认可和赞颂。作为一名女诗人,薛涛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然而,历代对薛涛及其诗歌的研究比较匮乏。到了现代,中国古代的女性文学才逐渐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1990年,薛涛研究会成立,出现了百家争鸣的薛涛研究热潮。到目前为止,关于薛涛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从认知诗学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章还很少,几乎没有。认知诗学是一门新兴的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文学研究的认知转向,Stockwell将认知诗学定义为一门运用认知科学研究文学的学科。认知诗学包括意象图式理论,概念隐喻理论,概念转喻理论等。目前运用认知诗学理论研究中国本土的文学还是取得了一部分成果的。基于此,本文将尝试运用认知诗学理论研究分析薛涛的诗歌,以期更好的理解薛涛的诗歌成就,更希望通过这一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很好的将作者、读者和作品连接在一起,更能激发读者的认知思维,使读者更容易达到与作者的共鸣,从而更清晰地展现其文学效果。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详细介绍了薛涛的生平经历和交游情况以及薛涛研究的现状,并对认知诗学理论进行译介。第二章是运用意向图式理论分析薛涛诗歌的内容,薛涛的诗歌主要包括女子闺情、酬和赠答、送别友人、写景咏物、咏史怀古、反战边塞六个方面。和普通闺阁女子相比,她的诗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尤其咏史怀古和反战边塞诗,表现出她心系百姓和国家,有着独特的见解和宽广的胸怀。这令她的诗歌更加耀眼璀璨。第三章是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了薛涛诗歌的情感主题,主要有憧憬爱情、相思成愁的爱情主题,情深意重、依依惜别的友情主题,品性高洁、超凡脱俗的言志主题,忧国忧民、赤子之心的爱国主题。薛涛诗歌情感真挚热切,动人心魄。第四章是运用概念转喻理论分析薛涛诗歌的艺术风格,笔者认为其诗歌含蓄雅洁、寓万于一,婉约细腻、笔精墨妙,令人叹服。第五章主要论述了薛涛诗歌在后世的评价和影响。
其他文献
近年来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执法过程中行政即时强制的实施作为这个热点问题的聚焦,已经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目前没有统一的《行政即时强制法》,关于
徽州民间留存的合同文书,记录了明清赋役史的关键细节,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掌握赋役册籍的里书职役在地方社会的更替情况以及鱼鳞册交易并逐步私册化的过程,通常为传世
<正>江苏省苏州市实验小学校以"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图式理论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为载体,以"学习分类目标导向教学"的理论为指导,经过多年的实践,提出了"科学
壳聚糖(CTS)是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最有效的吸附剂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和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的处理。壳聚糖分子中含有大量的氨基和羟基,能够有效地通过氢键、盐键、螯合等作
为了更好地全面地了解供水管网的实际运行状况,建立与实际供水管网系统特征相符的管网模型是实现管网的科学管理、优化设计、优化运行调度、优化改扩建、漏损控制及水质分析的
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是提高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但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在建设观念、重视程度、管理体制、建设资金、法律体系、建设规划等方面也存在问题,
自中西方展开交流以来,特别是大航海时代后,不少城市都有自己的外文名。宁波作为与西方接触较早的地区,也很早地被西方人赋予了众多的外文名。首先要说明的是,在中世纪,拉丁
清末民初涌现出大量诗派以及众多诗坛名家,程学恂就是其中一位。年过花甲,其在好友建议下自选诗编辑成册,定名为《影史楼诗存》并刊印之。然而在长达七十年的岁月中,学界对其诗集
延安地处陕北,隶属于陕西省,是延安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延安方言属于晋语志延片,既是典型的陕北晋语,又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描写、图标
冷战后,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的兴起使民族主义再次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而俄罗斯民族主义尤为引人注目。在历史嬗变中形成的俄罗斯民族主义作为一种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或意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