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的困境与身份的认同——都市家庭剧中的城乡叙事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kl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0年,电视剧《渴望》的播出,掀起了都市家庭剧第一波热潮,一批反映家长里短的电视剧呈现出旺盛的创作态势。新世纪以来,尤其是荧屏全面净化之后,这类反映都市家庭生活的电视剧成为电视剧市场的主力军。  都市家庭剧作为承载着一定文化内涵的艺术样式,总会反映出特定时期社会上呈现出的新形势、新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下人进城使传统的城乡关系变得微妙,呈现出新的图景。在城市化的背景下,电视荧屏上也开始出现了反映这一时期乡下人进城这一社会现象的电视剧作品,本文选取以“城乡叙事”为视角的电视剧作品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乡下人进城这一社会现象所带来的乡下人融入城市的艰难处境。  文章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交待论题的选题背景以及论题研究的方法和思路。第二章是对“都市家庭剧”范畴的辨析,进而探讨都市家庭剧中城乡叙事的出现与发展。第三章从“他者”理论出发,挖掘都市家庭剧中“凤凰男”、“凤凰女”及其家人,以及进城住家保姆等作为“他者”的具体表现形态,探讨异质文化语境中乡下人的“他者”处境。第四章把问题的焦点放到了身份认同这个话题上,深度挖掘乡下人在城市中“双重他者”、缝隙间、第三空间身份的焦虑。第五章着重探讨由于城市眼光、异质空间以及乡下人的自我体认等原因而造成的乡下人在身份认同中不可摆脱的困境。结语,以都市家庭剧中城乡叙事为出发点,通过对电视剧的深入解析,反观都市家庭剧城乡叙事的社会意义与文化价值。
其他文献
一段时间在“莫言热”的驱使下,人们开始关注于中国本土的文学作品,但在媒体炒作、娱乐化、商业化的带动下变的似是而非。对以上现象分析,由于本土文学作品越来越偏向了媒体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油画是欧洲的传统艺术,以静物为题材的油画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静物画经历了古典主义、写实主义、印象主义等诸流派的历史演变过程,留下了众多的经典作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