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投资银行业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投资银行作为资本市场运作的重要金融中介,承担为企业和投资者直接融资的作用,然而从90年代我国投资银行与银行分业经营后,一方面融资渠道大大收缩,阻滞了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业务结构的不合理,投资回报率低、经营的风险大,收入不稳定,甚至亏本,进一步加剧了投资银行资本的有效运转。而由于我国资本市场是由80年代才发展起来,所以投资银行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金融体制和法律法规的问题。与其特别探讨业务创新,不如研究我国投资银行融资模式,它是一个系统性的结构,融资问题的解决对于每况愈下的我国投资银行的主体——证券公司来说尤为重要,是保证投资银行发展的关键。本文主要针对我国投资银行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投资银行融资模式特征,提出我国投资银行融资模式内容并进一步研究了创新问题,从而解决我国投资银行的融资问题。
本文主要从我国投资银行融资现存的问题出发,根据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出我国投资银行融资模式是以分业经营为特征的,对融资影响因素使用了系统论研究的方法,界定了我国投资银行融资模式内容,分析了该模式的运行机制、运行要求。由于我国现阶段投资银行融资模式组成要素还不能达到有效运行的要求,存在一些障碍,所以本文的主旨在于对融资模式进行创新,主要是对其包括的三个要素进行创新。根据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理论研究了我国投资银行融资模式创新路径,主要从渠道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角度出发,沿着创新路径提出了具体的创新对策。最后对我国投资银行的融资模式发展进行展望,总结了本论文研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