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和影视人类学的发展,影视表达的方式也逐渐应用到民俗学的研究领域。在民俗活动的田野调查中影视表达的应用研究成为民俗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 笔者在参与《河南灵宝“骂社火”》民俗影像的拍摄过程中,对民俗活动影视表达的实践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本文试图在整理我国民俗活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民俗活动田野调查的影视表达”为题,将影视表达的理论和民俗田野调查的实践结合起来,运用田野调查法和例证分析法,以全新的视角探讨影视记录在民俗活动田野调查中的运用。 本文属于交叉学科研究。作为一个独立学科,民俗学的田野调查需要遵循科学性和真实性原则。制作民俗活动纪录片,则需要考虑到观众的接受度,也就是要遵循电影的艺术性与审美性。如何处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是在制作影片的时候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绪论介绍本论题的选题缘由、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第二章详细阐述民俗活动影视表达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田野调查和影视表达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民俗活动影视表达的应用意义。第三章结合灵宝“骂社火”记录片的摄制创作详细阐述如何在民俗活动的田野调查中使用影视表达。第四章讨论民俗活动纪录片的观众接受及笔者对该问题的思考。最后是结语部分。 笔者认为“民俗活动纪录片”,实质就是民俗学田野调查法与影视纪录法的整合运用。纪录片是外在的表现形式,民俗活动是内在的表述内容。在民俗活动纪录片的拍摄制作过程中,不仅要遵循寻田野调查的科学性和真实性还要兼顾影视表达的审美性及艺术性,也即必须考虑到观众的接受度。笔者认为,民俗活动记录片的内容重于形式,而如何在创新的基础上,使民俗活动和民俗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是现阶段民俗学研究者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