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带“不”结构作高程度义补语是现代汉语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带“不”的高程度义补语在句法、语义和语用认知方面的使用规律,并从多角度对其高程度义来源进行了深层分析。本文在对大量语料收集、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首先确定了带“不”的高程度义补语的研究范围,根据研究范围的特点,把带“不”的高程度义补语分为开放类和封闭类。这两类都具有句法上作补语,语义上表高程度,认知上是凸显原则和隐喻投射起作用的共同特点。开放类结构是个复杂、丰富、能产性强的结构,为了使研究对象更明确,我们选择6个动宾短语和6个动补短语作为考察对象,分别对它们的搭配组合规律、句法结构、语义、语用认知等进行描写,得出以下结论:与述语搭配上,述语不局限于心理动词和形容词,也有少量的一般动词;述语感情色彩义上,除了“合不拢嘴”外,其它主要倾向于与贬义词搭配组合。同义句式变换格式上,若述语为感受类词,开放类述补结构都可变换成“程度副词+述语”,其中有20个述语为贬义的感受类词,开放类结构还可用“厉害”替换;若述语为一般动词,开放类述补结构可替换成“述语+得+厉害”;述补结构在句法功能上,动宾短语作程度补语的述补结构的句法功能比动补短语作程度补语的述补结构的句法功能更灵活。开放类结构的“高程度义”,是句子深层语义关系的体现,来源于对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受阻的陈述,这种外在的“否定”,是一种“非常态、虚拟态”,容易被凸显,映射到心理层面后,在主观上具有了高程度的意义。封闭类结构是已经虚化的5个带“不”的词,我们从共时角度,分别对5个词的语法现象进行细致描述,包括句法结构、语义、语用分析。此外,综合对比分析了几个词作高程度义补语的差异,发现这类词的使用规律与它们虚化的程度有关,虚化程度高,使用频率就高,具有的句法特点也就越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