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膈肌功能与肺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和近期预后的关系,分析导致膈肌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序贯收集于我院胸外科行单侧肺切除术的患者90例,分别于术前(T0)、术后24小时(T1)、48小时(T2)、72小时(T3)四个时间运用床旁超声监测双侧膈肌移动度(Diaphragmatic excursion,DE),根据术后膈肌移动度分为膈肌功能障碍组(Diaphragm dysfunction gro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膈肌功能与肺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和近期预后的关系,分析导致膈肌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序贯收集于我院胸外科行单侧肺切除术的患者90例,分别于术前(T0)、术后24小时(T1)、48小时(T2)、72小时(T3)四个时间运用床旁超声监测双侧膈肌移动度(Diaphragmatic excursion,DE),根据术后膈肌移动度分为膈肌功能障碍组(Diaphragm dysfunction group,DD组)和膈肌功能正常组(Normal diaphragmatic function group,ND组),比较两组间患者围术期膈肌功能与术后肺部并发症(肺复张不全、肺部感染、术后残腔、胸腔积液、持续漏气)及近期预后(肺完全复张时间、胸引管带管时间)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膈肌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DD组术后肺部并发症(肺复张不全、肺部感染、术后残腔、胸腔积液)发生率均高于N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D组近期预后(肺完全复张时间、术后带管时间)均较ND组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侧膈肌移动度均呈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健侧膈肌移动度术后48 h保持不变,从术后72 h开始代偿性增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吸烟史、肺叶切除均为术后膈肌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肺切除术后膈肌功能障碍导致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增高,不利于患者近期预后;床旁超声可用于评估围术期膈肌移动度,早期发现膈肌功能不全,为临床制定对应策略提供帮助。
其他文献
背景: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根据受累肌肉的部位,重症肌无力可被分为眼肌型或全身型重症肌无力。近期已有研究证明重症肌无力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的肠道微生物和粪便代谢物显著不同。由此,我们猜想各亚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肠道微生物及粪便代谢是否不同,即表明肠道微生物不仅与重症肌无力发病相关,还与重症肌无力病情进展密切相关。同时,越来越多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组在维持机体免疫系统
目的:讨论老年住院患者肌肉减少症的严重程度与膝骨关节炎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95例存在活动力下降、握力降低的老年住院患者完善握力测试、骨骼肌质量测定、行走能力评估、膝关节X线等检查,根据肌肉减少症的严重程度分为肌肉减少症前期组和肌肉减少症期组,其中又将肌肉减少症期组分为肌肉减少症期组和严重肌肉减少症期组,分别对3组间膝骨关节炎的发生率、跌倒发生率及膝关节影像学的严重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端粒酶作为能调控真核生物端粒长度的DNA蛋白酶复合物,其活性与多种肿瘤的进程相关,因而被认为是一种新兴的肿瘤诊断标志物。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简便、快速、灵敏并具有床旁诊断(POC)潜力的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在此,我们建立了一种基于端粒合成激活的CRISPR-Cas12a系统一体化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端粒酶延伸反应产生端粒重复序列(TTAGGG)n,同时被一个定制的CRISPR引导RNA(cr R
研究目的当前,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老年人不仅对“养”有需求,对“医”的需求则更加迫切,而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尚处于发展阶段,医养结合的目标还未充分实现。本研究从民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机构入住老年人、政府政策执行部门三方入手对重庆市沙坪坝区民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民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在医养结合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并探索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对策建议,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健康养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HSCs外泌体源性circ WDR25对肝癌细胞侵袭增殖的作用及癌旁活化肝星状细胞(HSCs)与γδT淋巴细胞相互作用(二者比值)与肝细胞癌(HCC)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的预后关系。方法:肝星状细胞系LX-2分别与肝癌细胞系Hep3B、SMMC-7721、HCCLM3行transwell法共培养建立肿瘤活化的HSCs,基因芯片检测对比发现,circ WDR25显著上调,差异变化最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MR)和超声心动图在病毒性心肌炎和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住院且资料齐全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8例(心肌炎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7例(心梗组),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CMR指标。结果心肌炎组年龄低于心梗组(P<0.05),发热及受
外泌体作为一种新型液体活检生物标志物,通过表面标志物和内容物介导细胞间通讯,参与细胞免疫调节、增殖、分化和凋亡等重要生物学过程,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的外泌体检测主要依赖于荧光分光光度法、流式细胞术、纳米粒子跟踪分析技术等,但这些技术普遍存在经济成本高、操作繁琐、需要专业检测人员等缺陷。因此,发展一种超灵敏、经济高效、免标记的外泌体精准检测新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表面等离子体
目的:探讨Graves病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9年7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核医学科确诊为Graves病的138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将患者分为无PAH组和PAH组。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2组差异,分析其临床
目的:使用加强梯度回波T2*加权血管成像(ESWAN)测量并比较特发性震颤(ET)和健康受试者(HCs)脑深部灰质核团的铁含量,并评估其与震颤程度的关系。材料与方法:使用GE ESWAN序列对20位ET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进行扫描,并将相位图提取转换为QSM*图,再对受试者脑深部灰质的QSM*值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以评估ET患者脑内深部灰质核团的铁沉积情况。结果:ET组与健康对照组深部灰质选定的感
目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有望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因此,本研究探讨基于多参数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图像的预先训练好的CNN模型是否有助于鉴别较低级别胶质瘤和脑炎。方法数据集包含来自164名最终诊断为WHO Ⅱ-Ⅲ级胶质瘤(n=56)和脑炎(n=108)患者大脑MR图像,并分为训练集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