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丽斯·沃克(1944-)是美国当代最杰出的黑人女性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之一。作为一个多产作家。她出版了大量的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和短篇故事。艾丽斯·沃克一生致力于为父权社会下的黑人女性发现”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子“。被誉为黑人女性的发言人和捍卫者。她对待性别、阶级和种族以及她对黑人文化遗产的强烈兴趣都深深扎根于她自身的生活经历。她最著名的小说《紫颜色》在1982年一举赢得了普利策小说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作为黑人文学和美国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它是一部关于黑人女性的成长历程,超越了以往那些注重揭露和控诉种族歧视的黑人文学和妇女文学的作品。然而,这部作品不但给沃克带来巨大成功和荣誉,更为她招致了很多的非难和指责。有些评论家指责沃克丑化了黑人男性,瓦解了黑人内部的团结。这种指责是不负责任的,也是不恰当的。事实上,在这部小说里,黑人男性形象的塑造是丰富而多元的。沃克不但没有排斥黑人男性,更没有歪曲丑化黑人男性。相反,沃克在描写黑人女性成长历程的同时,也强调了黑人男性共同转变和成长的可能性和重要性,从而突出了她理想中的妇女主义观。
本文分为五章,首末两章为概述和总结,第二章和第三章围绕《紫颜色》,运用艾丽斯·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结合沃克自身经历,以文本梳理为主,展现拥有种族主义的受害者和性别主义的迫害者双重身份的黑人男性的成长和转变。第四章着重分析小说中黑人男性成长的原因。小说中黑人女性的成长、黑人运动的发展和沃克主张的妇女主义由表及里地促进了黑人男性的成长和转变。
论文在细读《紫颜色》的基础上,运用艾丽斯·沃克的妇女主义理论并结合沃克自身生活经历,探索并系统地分析了小说中呈现的几代黑人男性形象和整个黑人群体的形象。传统研究多侧重小说中黑人女性的成长,而本文跳出了传统研究的羁绊,从黑人男性共同成长的角度看待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的核心,即黑人男性和女性共同成长和转变带来的黑人群体的完整性。本文同时指出了沃克提出的妇女主义概念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