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现代汉语并列N项式为研究对象,在对搜集来的语言材料归纳分析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以下研究。根据“真善美、声光化电、金木水火土、礼乐射御书数、柴米油盐酱醋茶……”,诸如此类在结构上的特点,将其名称暂定为并列N项式,并对它作了如下界定:并列N项式是指在同一个语义范畴内,由N个(3≤N≤7)单音节成分并列组合而成的准定型化的结构,其中以并列四项式居多。它具有结构准词化,意义泛化,音节短语化,结构关系单一化,使用广泛化等特点。出于对它意义和结构特点的综合考虑,本文认为并列N项式处于从类固定短语到成语发展的中间状态。对于并列N项式的结构,本文按照构成方式和构成成分的数量进行了分类,并探讨了它的变异规律;对于它的意义,则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构成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二是整体意义与成分意义之间的关系。另外,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并列N项式构成成分排序的因素,主要归纳为语义亲近性原则、显著性原则、空间和时间顺序原则、文化制约因素和趋利避害的心理因素等五个方面。除此之外,本文对名物并列N项式、动态并列N项式、性状并列N项式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分别从句法功能和组合能力两方面分析了它们的语法功能。名物并列N项式在句子中主要作宾语、主语、定语,很少作谓语、状语,未见做补语;它相当于一个集体名词,不能用具体的数词修饰,但可以受不用数词表示的约数的修饰。动态并列N项式在句子中主要作谓语、宾语、定语、主语,很少作状语,未见作补语;一般不直接带宾语。性状并列N项式可以作宾语、定语、主语、谓语,很少作状语、补语;一般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它以其独特的形式在语言运用中产生了形象、生动的表达效果,体现出浓郁的汉民族文化特色并承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而且在声调上平仄相间,节奏感强,韵律协调,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