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政放权改革历来是专制治理走向民主共治的必然趋势,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轨,在此期间对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进行了多数次调整,虽然从总的趋势看,无限责任政府正在向有限责任政府转化,但机构改革始终未能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胀的恶性循环,与此同时,政府与市场的职能分野也没有形成精准界定。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为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本届政府开门伊始,就对简政放权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彰显了简政放权改革在行政体制改革中的突破性作用,这无疑对政府治理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简政放权改革自上而下展开纵贯了整个政府序列。在现行行政体制中,国家、省居于相对微观层面。其中,地级政府层面不仅量大面广,而且纵向居中承上启下,行政地位比较特殊,既具有独立完整的区域属性,又具有开放包容的时代特征。据此,聚焦地级政府进行样本研究不仅必要而且重要,同时,本文将把焦点确定在以本溪市为例,对地级政府简政放权改革实践进行重点研究。本溪是国家一五时期重点投资兴建的以钢铁、煤炭、建材为主导产业,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历史最久、最为彻底的老工业基地。以本溪为例切入简政放权改革研究,不仅能够为其自身量身打造改革发展模式,而且能够为全国老工业基地简政放权改革提供典型镜鉴,进而积极探索地级政府体制机制的创新路径和方式方法,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在地级政府简政放权改革的观点创新方面,国家将政府职能定位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大层面,具有一定的宏观性、战略性以及政策指向性。而作为中观层面的地级政府,其职能定位应更加具体化,更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研究表明,地级政府主要职能创新可概括为城市规划、环境建设、公平维护和民生保障,较符合实际并易于把握。如此界定进一步厘清了与市场的界限,同时又突出了地级政府工作的核心和重点。此外,针对地级政府监管和服务工作的薄弱环节及未来发展需要,研究提出了着力增强市场主体自我约束能力、构建以公民社会为主导的政务服务评估机制等新观点。研究发现,此举对简政放权改革的全局性把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将围绕简政放权,以地级政府为研究对象,开篇对简政放权的国际背景、国内背景、政治背景及理论背景进行宏观阐述,总结归纳中央下达的重要文件和决议,分析当下国家改革趋势,并提出创新改革理念;第二章将对简政放权、政府治理等相关概念进行学术界定,同时详尽阐述本文所应用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将对本溪市政府简政放权的历史沿革进行阶段性回顾,并以新一届政府成立为起点,列举出本溪市政府实行简政放权改革的四个阶段,同时以本溪市政府实行简政放权改革作为案例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调查问卷、走访等方式,充分研究当前阶段本溪市政府简政放权的改革状况以及取得的相应显著性成果;第四章将对鞍山、抚顺、营口等城市近一年简政放权的改革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借助于其政府简政放权过程中的相关数据,找出地级政府在改革存有的共性问题,并从中挖掘出问题成因;第五章总结出研究结论,即地级政府实际在实行简政放权的过程中,针对地级政府共有的问题,给出合理化建议,同时结合其他城市简政放权实施过程中的具体事例,对地级政府简政放权改革进行深度思考。着眼于宏观和大局的视角下,地级政府在简政放权改革实践中,以中央顶层设计为指导,努力发挥地方能动性和创造性,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研究表明,概括升华为一般指导性的对策举措不但有其实用价值,而且经地级政府的创造性发挥必能取得新的成效,但其中的层次性局限不可避免。为此,必须努力寻求能够突破体制性障碍并形成上下联动的重大战略。立足于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须强化政府治理,稳定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协调跟进各项配套改革,进而在实践中提升公共治理水平,逐步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