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辅助步行外骨骼机器人设计与步态规划算法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ho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可穿戴的人机一体化机械装置,在军事、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论文所研究的下肢辅助步行外骨骼机器人针对我国数量庞大的老年人和下肢残疾病患,辅助他们直立行走,弥补了传统助老助残设备的不足。本论文根据下肢辅助步行外骨骼机器人的功能需求,综合运用机械学、电子学以及软件工程等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设计。机器人每条腿的髋关节和膝关节由伺服电机驱动,实现步行运动,病患可以操作辅助支撑工具,控制自身身体平衡和前进方向。机器人的控制系统选取STM32F405系列微控制器作为主控芯片,利用uC/OS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执行电机控制、传感器信号采集和处理、通讯数据收发等任务。本论文重点研究了针对下肢辅助步行外骨骼机器人的步态规划算法的设计和实现。基于正常人步态数据的步态规划算法目前应用广泛,主要通过步态数据采集和步行运动再现来实现,具有通用性好、开发难度低、开发时间短等优点,但是很难满足不同使用人群对步行参数的特异性需求。为此,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式步行模型的步态规划算法,首先建立机器人的步行模型,然后从动力学、运动学、能量等多个角度对模型进行分析,同时对模型做了一系列理想化的假设和简化,最后求解得到步态数据。最后完成下肢辅助步行外骨骼机器人样机的系统调试,进行临床实验。实验表明,机器人样机能够满足设计的功能需求,并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此外,基于主动式步行模型的步态规划算法能够规划出合理有效的步态,同时能够通过调整步态规划参数来进行步态优化。
其他文献
本课题基于钴和镍为主的层状化合物为基础,通过剥离-重组的策略合成用于可再生能源转换和储存材料(OER催化剂、超级电容器),通过调整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开发设计高活
近年来,功能复合材料凭借可集多种优势性能于一体的特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机械、电器及航空航天等领域,由于其同时具有机械承载和电能存储的能力,可避免因支撑结构与储能装置共存而引起的设备复杂化问题。其中,承担电储能任务的材料以二次电池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为主,因此提高功能复合材料的储锂特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石墨是最受欢迎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随着电子设备的功能日趋繁多,较低的理论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迅速发展,现代社会生产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类关于处理高维数据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由于数据维数p和样本容量N都很大,常常被称为“大p、大N”问题.在传统多元统计的假设检验问题当中,针对数据维数p固定或相对于样本容量N较小的情形,可以通过经典卡方逼近等方法得到有效处理.可是,此类方法在处理高维数据时,效果很差甚至失效.为此,紧密联系生产实践,寻求解决具有“大P、大N”特征的高维
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研究人员致力于研究自动驾驶汽车希望能够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和环保性。大量实验证明,辅助驾驶系统能够大大提高车辆驾驶的安全性及舒适性,尤其在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大部分车辆已经配备相关的辅助驾驶设备,因此在无人驾驶还存在较大局限的现阶段研究人机共享驾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双环动力学模型,即驾驶员和控制器同时拥有汽车的控制权,通过二者之间的通信交互,协同完
森林土壤碳库占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73%,其微小变化就会对大气CO2浓度与全球碳循环产生巨大影响。土壤呼吸是土壤碳循环的关键过程,其温度敏感性(Q10)可以描述土壤呼吸对温
电动力绳系是一种创新空间推进技术,在轨道机动、航天器防护、废弃卫星离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空间导电系绳与地磁场的作用产生无需燃料的推进力。电动力绳系统
周期结构具有带隙特性,带隙范围内的波无法通过周期结构传播。将周期结构应用于地震波隔震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周期结构理论,设计了 T形部分埋入周期/梯度表面波屏障。利用COMSOL MULTIPHYSIC 5.2有限元软件数值模拟了波屏障的带隙特性及传输特性并进行了场地隔震实验。分别考虑了不同埋入深度、周期数、屏障是否存在缺陷、埋深呈梯度分布等因素对隔震性能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与数值结果
内消旋-丁二醇脱氢酶(Meso-butanediol dehydrogenase,MBD)是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testosteroni,C.T.)ATCC11996中的一种酶。因其能够催化反应产生大量的乙偶姻(Acetoin,AC)和内消旋-2,3-丁二醇(Meso-2,3-butanediol,meso-2,3-BD)生物产物,成为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本文以MBD为研究对象,
塔河油田奥陶系生物扰动型储层非常发育。在岩心和野外露头观察的基础上,利用典型岩样切片、偏光显微镜、阴极发光显微镜、生物扰动区的X射线显微镜观测以及XRD测试分析等技
煤系气作为一种非常规能源,在现今天然气供需关系严重失衡的背景下,其开发前景非常可观。然而煤系气的赋存的压力环境十分复杂,现有方法获得的储层压力并不等同于气相压力,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