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其中最大的困难是融资难,而融资难的最大障碍是担保难,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构建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构建信用担保体系的目标是以产业政策为导向,为各类成长性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分担银行信贷风险,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本论文阐释了信用担保的产生机理、信用担保产生的基本经济学原理以及信用担保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和担保体系现状的分析研究,指出建立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在系统诠释和借鉴美国、日本、韩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理论与实务的基础上,从六大制度的建立着手,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制度建设进行了探讨。本论文除结论外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首先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相关理论进行了概述;其次根据交易成本的对比分析,阐述了信用担保机构的产生机理;最后运用信息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原理分析了信用担保存在的必要性,并由此进一步论述了信用担保的作用机制。 第二章主要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现状和信用担保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所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以及信用担保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建立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紧迫性。 第三章通过分析美国、日本和韩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特点、差别性和共性,揭示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特点。同时,提出建立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议和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章在前文的基础上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进行了探讨,从以下六大方面的制度设置着手建立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一是担保机构的准入制度;二是资金来源及补偿制度;三是受保企业及担保机构的信用评级制度;四是风险控制与损失分担制度;五是担保业行业维权与自律制度;六是政府的协调及监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