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制造业转型升级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技术人才缺口较大。为推动职业教育与中国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助推“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甚至“中国创造”“中国智造”,国家和全社会高度关注、重视职业教育,政府部门采取了系列措施支持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不断发展。近几年,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企业结构性“用工荒”急需校企合作培养“能用”的技术人才。很多企业,特别是实力雄厚的企业早已主动出击,纷纷与当地高职院校、技工院校等进行深度合作培养技能人才,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发展,并取得丰硕的成果。但该模式还存在一些不足,亟待改进。本文以广东省湛江市x技工学校近5年(2013至2017年)的订单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技工学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进行调研,并结合文献进行研究。调查了技工学校“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基本状况,发现当前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一是政、协、校、企未形成有效合力;二是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三是工学一体化教学体系未能全面建立;四是订单班毕业生质量与订单企业的期望存在一定差距;五是工匠精神的培养未能凸显。存在这些不足的原因有:校企合作政策不够完善;企业的积极性不够高;校企订单培养的利益保障机制不够健全;订单人才培养投入不足等。根据技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优化的措施,将原技校“订单式”人才培养“2+1,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模式优化为“校企一体、工学融合、顶岗实习”模式。具体措施分别为:一是“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学校、企业”四方联动,形成“订单式”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二是借鉴国外经验,灵活安排培养时间;三是突出特色,明确订单式人才培养目标;四是构建“校企一体、工学融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五是着眼未来,注重培养订单班学生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