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汤现代临床应用文献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wolfc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虎汤源于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本方在《伤寒论》是用以治阳明热证的主方,在温病学范围是用治气分热证的代表方,两类疾病均属里热证。本方由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四味药物所组成,其功效主要是清热泻火,除烦生津。后世以本方为主,在“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下,不断扩大白虎汤证适用范围,除用于急性传染病外,还用于内科、外科、皮肤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多种病症的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白虎汤被广泛地运用于高热性疾病,本人从中国知网进入中国期刊数据库,查阅整理白虎汤文献,本文以2000-2009年近10年来的期刊文献为依据,对白虎汤的临床应用及有关资料进行整理研究。发现白虎汤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所涉及的系统、科别、病种就有近100种之多,临床医家使用白虎汤的时机皆以发热(高热)、热性病证为主,以上的统计也表明白虎汤治疗这一类疾病的疗效是相当受到肯定的。本文针对近10年112篇白虎汤治疗临床各类疾病的规律和特点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为临床使用提供有益借鉴。白虎汤被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各科发热性疾病。在每个疾病中,本文都总结疾病的病机、主症、主要伴见症、药物加减规律四个方面。本方所治疾病的病机基本上都是阳明热证或温病气分证;常见病位是以中焦阳明为主,并涉及脾、肺、膀胱、三焦等,里热亦可波及卫表。按照卫气营血辨证,大多属于气分证,也可涉及到营分和血分,而见闭窍及动风表现。临床表现以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为特点。阳明之热,或上迫于肺而见鼻煽气促、咳嗽痰黄;或耗伤肠道之阴而见大便秘结;或兼夹湿邪阻于中焦而见舌苔黄腻。故白虎汤多有加味使用之情况,本文对白虎汤的各种加味使用,从药物选择、配伍规律、以及剂量都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本文通过对现代临床应用白虎汤的范围及经验的总结研究,提出白虎汤的临床应用,只要是属阳明热证或温病气分里热炽盛证,就可以不分科属、不分病种地使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ALC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评价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22例患
国家档案局于2000年12月6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这是我国机关档案工作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会议
这些年来,伴随着对外开放,地方传媒由自我封闭逐步走向开放。特别是由于Internet的出现,使地方传媒在传播形式上一下子完成了一个质的飞跃,目前国内已有100多家报刊传媒上网,
本文试图通过对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 1814—1875)部分作品的分析,梳理出米勒艺术创作的线索。从表现手法、表现形式及思想价值等方面对米勒的油画艺术创
<正>目的探讨MRI引导下定位及活检对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治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仅MRI发现为可疑乳腺癌患者21例;并采用1.5T超导MRI仪扫描,通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