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结构调整是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协调高效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企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微观基础,是实现调整目标的关键;产业结构调整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决定性条件,是推动企业战略创新的首要因素。 结构调整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产业结构调整则是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发展战略的转换、经济的现代化、知识化、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都要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我国新阶段的产业结构调整是在生产能力过剩条件下、升级换代式、增量与存量相结合、新科技革命带动、开放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结构调整;调整的目标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新阶段的产业结构调整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为不同行业的企业指出了生存和发展的方向,有利于企业充分利用资源,促使企业经济效益提高,政府产业政策变化给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有利条件和机会。但同时,新阶段的产业结构调整也使企业面临生存挑战,加大企业制度和技术创新的压力,增加企业的行业的转换成本。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企业,应该充分利用此次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迎接挑战,真正实现企业的长期高效发展。企业应该进行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施开放式经营。 结构调整中不同产业有不同变化,产业的不同变化与产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不同阶段不同产业中的企业必须选择不同的战略。处于进入期和成长期产业内的企业,应该利用扶持政策正确选择进入时机和方式,树立产业先见的战略观,促进行业规则形成,开拓供应销售渠道,实施产业合作,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实行联姻战略,进行集成式战略管理:处于成熟期产业内的企业,应该进行战略调整,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缩减产品系列,优化产品结构,采取转移战略,实现先行差异化,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开发国际市场;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应该实行战略创新,合理选择退出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