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开放式椎间盘切除术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规手术治疗方法,但微创手术治疗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显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成熟的微创手术技术。这是一种新兴的手术,近年来被广泛接受。报道的显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的成功率约为90%。而对于这两种手术在单一环境下的结果与比较研究一直缺乏,因此我们设计并开展了一项研究来填补这一知识空白。目的:主要的参考指标为:显微内镜和开放式椎间盘切除术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开放式椎间盘切除术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规手术治疗方法,但微创手术治疗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显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成熟的微创手术技术。这是一种新兴的手术,近年来被广泛接受。报道的显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的成功率约为90%。而对于这两种手术在单一环境下的结果与比较研究一直缺乏,因此我们设计并开展了一项研究来填补这一知识空白。目的:主要的参考指标为:显微内镜和开放式椎间盘切除术组之间的总住院时间,ODI评分,VAS评分,术中失血量,术中时间,麻醉使用情况和术后发病率来确定功能结局。方法:采用随机前瞻性研究,所有保守治疗2周以上失败的具有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体征和症状的患者,以及MRI或CT扫描提示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纳入该项研究。基于时间框架的抽样,将2018年2月至2020年4月期间在河北省第三骨科省级医院脊柱外科就诊的符合条件的患者纳入研究。这些患者被随机分为显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与开放式腰椎间盘切除术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ODI、VAS评分、总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评估其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有90名患者纳入研究。45例行显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女性25例,男性20例),45例行开放性腰椎间盘切除术(男性20例,女性25例)。对比开放性腰椎间盘切除术,显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患者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明显缩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ODI评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周、6个月结束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ODI评分较于术前均有显著改善。显微内镜组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失血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开放组(P<0.05)。结论:显微内镜和开放式腰椎间盘切除术在缓解根性疼痛方面效果相同。与开放式腰椎间盘切除术相比,显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在总住院时间、更早恢复工作和麻醉暴露、失血量和手术时间方面优于开放式腰椎间盘切除术。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显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Runx2甲基化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医院病历系统和血液透析记录单的查阅等方式,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应用多层螺旋CT对研究对象的冠状动脉钙化程度进行评分,根据冠状动脉钙化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三组:无钙化组、轻中度钙化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联合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预后的影响,旨在为日后对MHD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分层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肾内科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17例,随访至2020年6月,观察患者
目的:回顾性分析评估使用锁定钢板和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以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参考。方法:筛选并纳入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与石家庄市第三医院于2017年1月-2019年6月的肱骨近端患者,并按照治疗方式分为锁定钢板治疗组和交锁髓内钉治疗组。收集锁定钢板治疗组和交锁髓内钉治疗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信息(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并随访获得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肩关节活动Co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接受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接受腹膜透析的ESRD患者、正常组三组的PF4抗体阳性率来明确以下两方面内容:1.肾脏功能本身对PF4抗体的阳性率是否有影响;2.进一步探讨ESRD患者PF4抗体阳性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于2016年7月至2017年5月入选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肾内科住
目的:探讨新导入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钙化状况及临床特点,寻找透析患者发生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为未来血管钙化的基础研究及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住院的新导入血液透析患者91例作为病例组,筛选性别、年龄匹配的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指标及腹主动脉钙化、心脏瓣膜钙化评分,留取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目的:1.比较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继发性膜性肾病(SMN)及不典型性膜性肾病(AMN)患者肾脏实质杨氏模量值(YM),探讨实时E成像(SWE)技术对不同病理类型膜性肾病(MN)的诊断价值。2.检测不同受试组患者血液、尿液临床和生化指标及血清抗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PLA2R)滴度,比较不同病理类型患者上述实验室指标差异。3.探讨联合应用SWE及PLA2R对不同病理类型膜性肾病的诊断价值。方
目的:评估透析及非透析患者血管钙化(Vascular calcification,VC)情况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沧州市中心医院病情稳定的透析及非透析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和腹部侧卧位x线,依据腹主动脉钙化(Abdominal aortic calcification,AAC)情况评估患者的血管钙化发生率
目的:讨论预防性使用不同剂量苯海拉明注射液用于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包括对麻醉质量的影响和术后镇静、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择期硬膜外神经阻滞下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90例,ASA分级Ⅰ~Ⅲ级,年龄>75岁;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C组对照组、D1组苯海拉明20mg、D2组苯海拉明40mg,每组各n=30)。所有患者均选择L2-3椎体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向尾侧置管3cm,注入1.33%利多卡因3m
目的:研究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Runx2相关miRNAs的表达情况与血管钙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血清中Runx2相关miRNAs(miRNA-129、miRNA-205)的表达高低与其发生血管钙化的相关性。通过查阅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医学影像系统及血液透析中心管理系统数据等方式,记
目的:探讨皮质骨通道置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CBT)在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中应用效果,为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提供可以借鉴的实践经验。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我医院骨科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间收治的80例经保守治疗表明结果无效的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奇偶数随机分组的原则,将上述8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其中观察组(CBT组)取后正中位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