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社会,在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体化的趋势下,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当现代服务业正在逐步代替传统服务业的时候,作为新型的、都市型的无烟产业一~会展业越来越成为服务贸易领域的一大亮点。会展业以其高效率、高增长的特点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反映国民经济状况的“晴雨表”。
会展作为一种高利润和环保的行业,会从多个方面对一个城市的综合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带动城市的进步,是城市的名片。衡量城市国际化的指标之一就是一个城市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程度,而频繁举办国际会议和国际展览,可以最大限度并且低成本地增强该地区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世界上著名的会展中心城市,如纽约、汉诺威、慕尼黑、杜塞尔多夫、巴黎、伦敦、香港、新加坡等,都是国际知名度很高的城市,会展业既为其带来了巨额的利润,也成为这些城市向国际社会展示自己城市风采的重要窗口。会展业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反之,良好的城市环境和形象又吸引了更多的国际会展,活跃一方经济。
中国的城市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2006年是中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中国会展业呈现的新特点、新业态、新问题都是行业人士以及经济学专家非常关心的。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近年来其会展业也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壮大,创下可观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城市知名度和形象。尤其是2010年上海申博的成功加速了上海会展业国际化布局的形成。2007年,第三界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与在上海召开。很多有识之士汇聚申城,就产业结构、上海区位优势、世博商机等等热门话题展开有关会展业发展的策略探讨。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的国际性会展数量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递增。2001年,上海会展业直接收入18亿元,占全国总量45%,观众总数近500万人次,其中境外观众约占1/10。国际展览联盟主席桑迪这样评价上海,“作为迅速崛起的‘亚洲会展之都’,上海已成为中国会展业的强大引擎。"上海会展业的勃兴,增强了上海作为经济中心城市的枢纽功能、窗口功能、集散功能和服务功能,激活了国际问和地区间的信息沟通、技术合作、贸易往来、人员互访和文化交流,使长江三角洲崛起了以上海为核心,包括苏州、无锡、南京、宁波、杭州、.嘉兴等在内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目前,上海口岸的进出口商品总额占全国外贸总量的1/4,其中半数以上来自周边地区。上海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年人均GDP超过45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服务业在GDP中占据半壁江山,率先在国内建立了地方性会展业协会,强化行业自律和管理。上海会展业已具备国际博览会联盟认定的”强势增长”条件,开始从”幼稚期”向”成熟期”过渡。
着力打造国际“会展之都”的上海,正从硬件和软件方面努力建设着自己的品牌。尽管上海会展业发展势头强劲,但是与国际一些会展名城相比,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尤其中国加入WTO以来,不时受到国际上会展名城的竞争冲击。如今,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如何实现上海市政府提出的要把上海建成“国际会展中心城市”的目标,如何促进上海会展业的健康发展,并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本文立足于上海的总体发展战略并结合城市特点,论述了发展会展业对上海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上海会展业发展的优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上海会展业发展的策略建议。本文会对促进上海会展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为市政府制定会展发展战略和从事会展方面的工作人员带来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本文运用的经济学理论有:产业关联理论、竞争力理论和SWOT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