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fer, RA)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感染2~8周龄的雏鸭,鹅,火鸡及其它家禽和野禽,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对养鸭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在防治该病时,由于对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RA对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等多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甚至出现了多重耐药菌株。本试验通过对实验室保存的38株RA进行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的研究以及耐药基因的检测,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1、RA对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表型的研究本研究采用WHO推荐的K-B纸片法对本实验室保存的38株RA进行5种氨基糖苷类药物和4种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试验,并采用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药敏试验结果显示,38株RA对氨基糖苷类药物即庆大霉素、链霉素、阿米卡星、新霉素和卡那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6.3%、71.1%、55.3%、50.0%和39.5%;对喹诺酮类药物即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和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55.3%、52.6%、44.7%和28.9%。其中有33株RA对两种或多种药物产生耐药性,占RA总数的86.8%,且有2株菌对9种药物全部耐药,占RA总数的5.3%。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结果显示,38株RA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63.2%,50%,60.5%和55.3%。以上结果表明,本实验室保存的38株RA对多种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且多重耐药的现象比较严重。2、38株RA中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的检测及序列分析本试验利用PCR方法对38株RA中介导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的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基因(ant(3’’)-Ia、aac(6’)-Ib和aph(3’)-IIa)和16S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A和mtB)分别进行了检测和序列的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38株RA中介导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的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基因ant(3’’)-Ia、aac(6’)-Ib和aph(3’)-IIa的检出率分别为31.6%(12/38)、89.5%(34/38)和94.7%(36/38),与大肠杆菌中同种耐药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96.1%~100%、98.4~100%和98.9%~100%,与沙门氏菌中ant(3’’)-Ia、aac(6’)-Ib两种耐药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94.3%~100%和98.4~100%。未检测到介导氨基糖苷类药物高水平耐药的16S甲基化酶基因。3、38株RA中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的检测及序列分析本试验利用PCR方法对38株RA中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qnr基因(qnrA、qnrB、qnrC、qnrD和qnrS),QepA基因和oqxAB基因分别进行了检测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38株RA中由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仅检测到qnrS基因,检出率为28.9%(11/38),与大肠杆菌的同种耐药基因的同源性为91.8%~99.8%,与沙门氏菌的同种耐药基因的同源性为91.6%~98.8%。在对介导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的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基因aac(6’)-Ib基因的阳性序列进行序列分析时,发现34株阳性菌中有4株菌携带的是aac(6’)-Ⅰb-cr,即在102位(W→R)和179位(D→Y)氨基酸同时发生突变,占阳性菌的11.8%,可以介导对喹诺酮类药物低水平的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