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课是信息时代教育的一个契机,是一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它正以高效的时间利用率和灵活自由的学习方式,全方位地激活人们学习的热情和可能性。由于微课带来的个性化学习的便利,使得其迅速在学科教学中兴起并传播开来。微课的诞生和应用为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操作性、探究性的实现提供了保障。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现状;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微课的概念和特点、微课的分类以及微课的相关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对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前期分析。第四部分以认知负荷理论和微学习理论作为微课设计的理论基础,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第三部分的前期分析结果,进行微课的设计,共设计了一个理论课的微课,五个操作课的微课,给出了两种课型微课的具体应用设计,并分别选择一个微课作为案例,将设计过程完整呈现;第五部分详细介绍了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过程,研究者选取了湖北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理论课《信息加工伴我行——信息加工》和第二单元的技能操作课《图片的合成》这两节课,设计并制作了相应的微课,并采取同课异构的方法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应用,通过对实验班后测问卷的结果,对任课老师的访谈以及将实验班和对照班的作业提交结果进行对比,总结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的价值和存在的问题。为微课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第六部分是对本研究的总结和展望。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大有用武之地,尤其是在操作类课堂上面,它可以充当一个小老师的角色,帮助授课教师在学生进行练习的时候指导学生。在理论课上面的应用效果不是很显著,主要是在设计方面需要创新,但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