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觉工作记忆的容量单位是什么?是特征、客体还是空间位置?它们之间的关系又如何?这是自 1997 年 Luck 和 Vogel 先驱性研究以来,视觉工作记忆研究中的焦点问题,也是认知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它不仅是对视觉工作记忆容量研究的扩展和深化,也是把握视觉工作记忆实质的关键。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图形的质地、形状与颜色特征在视觉工作记忆中的存储与捆绑状况进行系统的探讨,目的是通过引进图形另一基本特征——质地来增加图形的构成维度,提高图形的信息含量,并利用质地的局部特征(质地基元)的可重复性来控制同一维度两个特征值的空间位置差异,从而对视觉工作记忆存储单位及其机制的五种假说的真伪及其适应条件进行系统验证,以求对视觉工作记忆的存储和表征有个更清楚的认识。本研究的第一章通过文献研究,对视觉特征捆绑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对视觉特征捆绑机理的不同解释进行了分析。第二章对视觉工作记忆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并对视觉工作记忆存储单位及其机制的理论假说进行了分类,总结出五种理论假说,它们分别是:(1)基于特征的存储机制;(2)特征——客体双存储说;(3)特征——捆绑同一存储说;(4)强捆绑存储说;(5)特征——客体分离说。第三章是在前两章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已有相关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设想,最后通过五个具体实验对其进行了验证。实验一与实验二分别对质地与颜色和质地与形状在视觉工作记忆中的存储与捆绑机理进行研究,以确定质地能否与颜色、形状一样在视觉工作记忆中得到独立存储,以及质地与颜色或形状的捆绑关系能否在视觉工作记忆中得以存储;实验三对由质地、颜色和形状三个维度视觉特征所构成客体的存储状况进行研究,以探讨信息含量的增加 i<WP=4>是否影响特征的存储以及特征的捆绑;实验四通过控制各种图形的构成维度,检验特征捆绑成客体是否需要占用额外的工作记忆容量,即图形的信息含量是否对其在视觉工作记忆中的存储形成影响;实验五以两种颜色小圆所构成的质地为材料,检测被试在工作记忆中能否将这两种颜色小圆捆绑成一个统一的质地客体,即进一步验证视觉工作记忆强客体存储说能否成立。第四章对五个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以后,得出如下结论:(1)质地与颜色、形状一样在视觉工作记忆中都是分开独立存储的;(2)由质地与颜色、质地与形状以及由其三者所构成的图形是以客体为单位进行存储的,虽然在两个维度的图形中,这种捆绑存储不占用或很少占用记忆资源,表现出的捆绑是自动实现的,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特征——客体双存储说,但在三维度特征的图形中,这种捆绑的存储却要占用额外记忆资源,否定了特征——客体双存储说,支持特征——客体同一存储说;(3)由两种不同颜色构成的质地在视觉工作记忆中是不能将这两种颜色捆绑起来形成一个记忆单位而存储的,否定了强客体存储说;(4)图形及其构成特征的视觉工作记忆容量是有限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