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工作记忆中图形特征的存储与捆绑问题研究

被引量 : 26次 | 上传用户:wsb3983228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觉工作记忆的容量单位是什么?是特征、客体还是空间位置?它们之间的关系又如何?这是自 1997 年 Luck 和 Vogel 先驱性研究以来,视觉工作记忆研究中的焦点问题,也是认知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它不仅是对视觉工作记忆容量研究的扩展和深化,也是把握视觉工作记忆实质的关键。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图形的质地、形状与颜色特征在视觉工作记忆中的存储与捆绑状况进行系统的探讨,目的是通过引进图形另一基本特征——质地来增加图形的构成维度,提高图形的信息含量,并利用质地的局部特征(质地基元)的可重复性来控制同一维度两个特征值的空间位置差异,从而对视觉工作记忆存储单位及其机制的五种假说的真伪及其适应条件进行系统验证,以求对视觉工作记忆的存储和表征有个更清楚的认识。本研究的第一章通过文献研究,对视觉特征捆绑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对视觉特征捆绑机理的不同解释进行了分析。第二章对视觉工作记忆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并对视觉工作记忆存储单位及其机制的理论假说进行了分类,总结出五种理论假说,它们分别是:(1)基于特征的存储机制;(2)特征——客体双存储说;(3)特征——捆绑同一存储说;(4)强捆绑存储说;(5)特征——客体分离说。第三章是在前两章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已有相关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设想,最后通过五个具体实验对其进行了验证。实验一与实验二分别对质地与颜色和质地与形状在视觉工作记忆中的存储与捆绑机理进行研究,以确定质地能否与颜色、形状一样在视觉工作记忆中得到独立存储,以及质地与颜色或形状的捆绑关系能否在视觉工作记忆中得以存储;实验三对由质地、颜色和形状三个维度视觉特征所构成客体的存储状况进行研究,以探讨信息含量的增加 i<WP=4>是否影响特征的存储以及特征的捆绑;实验四通过控制各种图形的构成维度,检验特征捆绑成客体是否需要占用额外的工作记忆容量,即图形的信息含量是否对其在视觉工作记忆中的存储形成影响;实验五以两种颜色小圆所构成的质地为材料,检测被试在工作记忆中能否将这两种颜色小圆捆绑成一个统一的质地客体,即进一步验证视觉工作记忆强客体存储说能否成立。第四章对五个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以后,得出如下结论:(1)质地与颜色、形状一样在视觉工作记忆中都是分开独立存储的;(2)由质地与颜色、质地与形状以及由其三者所构成的图形是以客体为单位进行存储的,虽然在两个维度的图形中,这种捆绑存储不占用或很少占用记忆资源,表现出的捆绑是自动实现的,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特征——客体双存储说,但在三维度特征的图形中,这种捆绑的存储却要占用额外记忆资源,否定了特征——客体双存储说,支持特征——客体同一存储说;(3)由两种不同颜色构成的质地在视觉工作记忆中是不能将这两种颜色捆绑起来形成一个记忆单位而存储的,否定了强客体存储说;(4)图形及其构成特征的视觉工作记忆容量是有限制的。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通过对协调度、协调发展度进行理论辨析,提出基于土地利用评价、生态环境评价的协调度计算模型,使之成为满足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度评价的定量工具。研究方法:文
现场总线采用智能现场设备,突破了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缺陷。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信号传输实现了全数字化,系统结构为全分散式,通信网络为开放式互连网络,技术和标准实现了全开放。现
通过实际采集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广播星历数据,计算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卫星的位置,分析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星座在不同纬度条件下的可视情况。采用两台BDS/GPS接收机同时接收
象似性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语言学界的一个热点话题,近年来的很多研究表明诗词当中存在普遍的语言象似性.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朵奇葩,是一种善于表达情感的文学艺术形式,
目的针对高职教育特点,探讨儿童护理课程应用"任务引领—项目导向—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1级护生52人为对照组,40人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
<正>数学思想是人们对数学理论与内容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思考,如化归法、抽象法、类比法、特殊化与一般化、数学模型方法等等都是数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数学思想是
<正>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或<0)(A2+B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Ax+By+C=0右上方或右下方或左上方或左下方的某个平面区域.在教材[1]中采用的是"直线定边界,特殊点
目的探讨BW-I型手术患者防护装置在前列腺气化电切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60例前列腺气化电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术中使用BW-I型手术患者防护装置,对照
服饰,在现代社会已不只是遮体御寒的手段,而是人塑造形象、显示个性、表现气质的工具。时代瞬息万变,服饰设计就万花筒般变换,让设计师大显身手。服饰设计栏目,将是研究者、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英国中世纪的自由与法治等同于现代的自由与法治,故而在研究英国的自由、法治的形成机制上多强调中世纪传统因素的作用。事实上,这是两种不同的自由与法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