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时量词是量词范畴下与名量词、动量词平行的一个量词小类,本身具有时间义,可以与数词组成时量结构,表示动作的持续或间隔的时间。作为量词的新类,我国对于时量词的研究相较于其他词类来说比较晚,关于时量词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而时量词又是一种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词类,留学生对时量词的学习和掌握是必不可少的,关于时量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十分重要。本文首先从时量词本体知识的角度出发,总结了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量词是量词范畴下与名量词、动量词平行的一个量词小类,本身具有时间义,可以与数词组成时量结构,表示动作的持续或间隔的时间。作为量词的新类,我国对于时量词的研究相较于其他词类来说比较晚,关于时量词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而时量词又是一种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词类,留学生对时量词的学习和掌握是必不可少的,关于时量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十分重要。本文首先从时量词本体知识的角度出发,总结了前人关于时量词的研究成果,延续时量词是一种与名量词、动量词平行的量词小类的观点,分析对比了时量词与时间名词、名量词、动量词这几种留学生易混的词型,并对时量词的细化分类、时量词与其他词的搭配用法和时量词的重叠用法进行了简要阐释。在此基础上,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将HSK词汇等级大纲中1~3级词汇与三册《快乐汉语》系列教材相结合,找出二者中重复的时量词共9个,再加上《快乐汉语》教材中针对初级阶段较高水平的学习者收录的中高级词汇“会儿”和“学期”,最终共11个时量词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点、月、号、年、星期、天、晚上、日、小时、学期、会儿;再以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和暨南大学中介语语料库为目标,从语料库中整理出关于留学生学习时量词的具体偏误案例,通过详细地分析研究,将这些偏误案例分成五种偏误类型,并总结出产生这些偏误的五大原因。最后就分析出来的偏误原因分别针对教师、留学生和教材给出了相应的建议,针对教师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角度出发,对教师的课前建议包括教师的备课内容和偏误预测两方面,课中部分分别针对初级学习阶段和中高级学习级阶段的留学生给出具体的讲解示例,并对操练环节进行演示;课后从教师对时量词的继续学习方面给出建议。针对教材从教材的针对性和补充教材中时量词词性的角度给出建议。针对留学生从总结时量词的习惯用法和转变学习策略两方面给出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够为对外汉语教学中时量词的教学带来新的启发,提高时量词的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使得该领域的教材硕果累累。近年来,学者们逐渐认识到跨文化交际问题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重要性,对汉语学习者和进行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师跨文化意识问题研究的必要性也逐渐凸显。有关跨文化意识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作用的研究也呈现出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对教材中的跨文化意识的研究却较少。本文根据以上结论将研究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说汉语谈文化》中的跨文化意识,对《说汉语谈文化》教材的分析将建立在跨文
在中国传统绘画门类中,花鸟画出现于文献记载要晚于山水画、人物画等画科。唐代流传至今的花鸟画作品极少,故对唐代花鸟画的研究可从当时墓室壁画、宗教建筑壁画、织物以及各种材质工艺美术品上所出现的花鸟装饰纹样入手,从而对唐代花鸟画图像进行更全面的研究。唐代花鸟图像在不同的载体上具有不同的表现样式。随着唐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观念意识随之发生转变,使得唐代花鸟画呈现出更为丰富多样的表现形
社区警务工作是包含了社区治理和公安警务的综合性工作。社区警务工作不仅充实、细化了公安警务的工作模式,对创建“平安、和谐、满意”的社区治安体系有着重大意义。而社区警务的行政效能是对社区警务工作评价的主要指标。虽然在放管服改革后,社区警务的行政效能有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效能提升过程中还面临诸多的制约因素及障碍。为此,本课题以放管服背景下Q县社区警务室行政效能提升研究为课题,基于Q县的侨乡特色、社区人口特
当今人们开始认识到,民间手工艺术作为历史文化积淀传承下来的精神产物,在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里,具有人性化的特点。软性的织物平衡了人们的精神与心理需求,它既是一种艺术形态,又是与现代科技结构相互补的运行机制,而绳编作为一门传统的手工艺术,正以它丰富多样的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现代家居软装中大放异彩。本课题主要研究绳编艺术在现代家居软装中的应用,对绳编艺术和现代家居软装进行探究,从绳编艺术的历史沿革、材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十九大重要决策部署,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农民合作社作为多元主体的关键一环,承载着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乡村发展以及促进乡村繁荣的目标。近年来,我国农民合作社数量在政策引导下保持着稳定发展和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并向多领域多层次多内容迈进。但目前的文献多关注于农村合作社本身的治理和功能作用,对于农民合作社嵌入农村社区的研究较少。而本文以陕西省W市某草编合作社为例,尝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福利制度体系日渐得到完善,限制人身自由人员的未成年子女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该群体不但数量庞大,而且面临的问题复杂多样。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被关押,缺少父母的陪伴,使他们的生活境况愈发艰难。他们一方面需要独自面对成长过程中的烦恼——“青春期”,另一方面又要承受被限制人身自由父/母所带来的困顿——生活得不到妥善照顾,承受外界的偏见和压力,心理健康更是无人问津,久而久之个人的成长面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外的许多国家将汉语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少儿学习汉语的人数越来越多。再加之现在网络发展的也越来越迅速和成熟,在这样的背景下,线上少儿汉语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本论文采用了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以及跨学科研究法,结合现有少儿线上汉语教学模式和少儿的心理生理特点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研究线上少儿汉语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及相应的对策。本文从五个方面去研究线上少儿汉语一对一的教学模式。第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不断提高。这不仅给文化领域带来了新的问题,也为公共政策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笔者摘取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9年发表的《文化和公共政策促进可持续发展》一书中的前两章作为此次翻译实践的材料。同时笔者分析了翻译中的一些难点,并分享了在汉斯·弗米尔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旨在为信息类文本翻译提供具体的案例参考,
珠饰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装饰品种类,自新石器时代就出现在多个遗址中,材质多元,形制多样。春秋战国时期,玻璃珠传入中国地区后,珠饰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不仅考古出土的数量骤增,其装饰风格也更加丰富多彩。经历了汉魏时期的持续发展之后,隋唐时期出土珠饰的数量虽有所减少,但其审美与工艺依然保持了很高的水平。通过考古出土的珠饰,学者可以详细研究其材质工艺,然而对珠饰的连缀方式、使用方法、组合特征象征意义等,则难以深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之下,远程线上教育承担起重任,“停课不停学”的理念在线上课程中得以落实。以色列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其汉语学习者人数逐年增加。传统的中文教学并不能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不少人选择国际汉语“一对一”网络教学的方式,以期突破时空的限制,通过网络获得个性化的汉语教学服务。这就促使近年来出现了很多专业的汉语培训机构以线上“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开设中文课程。论文通过梳理学界对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