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导向下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48280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骨骼,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现代经济的发展是以产业结构的变动为基础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市场和政府的双重推动下,浙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逐渐形成有浙江特色的发展之路。但是,近年来浙江经济发展的潜力越发受到资源环境的制约,高投入、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严重阻碍到浙江经济增长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十二五"时期,浙江将进入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期、投资驱动作用稳定期、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期,同时资源要素制约也将进入更加严重的瓶颈期。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研究了在低碳经济导向下,浙江产业结构在现阶段如何进行调整的问题。   本文概括浙江能源消耗状况,分析浙江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能源成为经济增长的制约;立足于浙江产业结构状况,将浙江能源消耗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分析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耗的关系,发现产业结构是能源消耗急剧上升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降低能源消耗、实现能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对能源消耗起着主导作用,工业分行业的碳排放也有明显的差异,高耗能行业是节能减耗的关键。通过回归分析、引入产业结构-能源消耗模型判断分析结构节能的潜力,认为,产业结构是影响能源消耗的重要因素,现阶段要着重产业结构的调整。   为实现"十二五"及更长远的节能减排目标,浙江省要研究低碳经济发展思路,制定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完善现有的产业结构调整目录,严格实行市场准入制。合理发展传统重工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工业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产业结构低碳化。同时,低碳经济与高新技术、市场相结合,培育新兴低碳产业,最终实现经济与能源的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中国34年的改革开放离不开外商直接投资的引入,资本流入是一个地区快速发展的条件之一。滨海新区自成立以来就离不开外商投资,外资的不断流入为滨海新区的快速崛起起到了催化作
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呼声的日益高涨以及能源短缺、能源供应安全形势的日趋严峻,可再生能源以其清洁、安全、永续的特点,在各国能源战略中的地位不断提高。风能作为可再生能源
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经济逐渐恢复度过了平稳期,但是从2013年起,新兴市场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开始频繁被下调。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危机导致投资者将大量资金
中国加入WTO后,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外资银行加快了进入中国的步伐。由于竞争日趋激烈,伴随着利率管制的进一步放松,中国银行
特征选择在功能磁共振脑影像的研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识别疾病导致的大脑功能和结构异常或者检测不同任务刺激下大脑激活状况。但是,功能磁共振数据具有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