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是西方诠释学。诠释学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国内以来,特别是近几年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应用于历史学形成历史诠释学,应用于教育学,诸多论著,但多数还是从方法论的角度来使用诠释学这一概念,而且没有在诠释学的视野下对教育教学中各个元素及其相互关系构建独立而完善的理论体系,诠释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更是研究的空白点。本研究假设就是基于此提出的:应用诠释学理论,对中学历史教学中三个最重要的元素——教材、教师、学生,重新定位;重新诠释三者共生的相互关系,完成方法论到本体论的转变。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论述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分析了诠释学与中学历史教学的联系,指出引入诠释学是由中学历史教学的特性决定的;在第三部分,着重分析了诠释学视野下,教材、教师、学生三者的共生关系,并举实例说明;最后,探讨了诠释学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