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研究

来源 :淮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xj5186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人信息逐渐从隐私概念体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概念。同时也催生了一种新型的权利,那就是个人信息权,个人信息权是一种兼具人格权益和财产权益的综合性权利。对于个人信息权保护制度的研究,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大数据和个人信息的相关问题的研究。从步骤上,首先梳理了大数据的产生以及发展历程,对于大数据如何从一个理论概念逐渐现实化,直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的整个过程进行系统的梳理,以期能够直观地感知和熟悉这一陌生事物如何深入我们生活的;其次,对于大数据的概念进行界定。该问题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大数据的四个特点的具体展开论述完成的;再次,对个人信息核心概念的界定。个人信息在传统时代和隐私密切相关,在大数据时代又和个人数据紧密联系,因此对于个人信息的概念界定的一个前提就是将其与个人隐私以及个人数据进行比较区分,在与此二者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个人信息的概念;最后通过梳理国内外法律对于个人信息的界定方式,以及个人信息外延的阐述,确定个人信息的概念内容。第二部分主要是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现状的研究。首先是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现状——主要从理论研究状况、立法现状、司法现状以及个人信息各主体的实践状况进行分析;其次是在关于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现状分析上研究总结其所面临的困境,具体包括个人信息识别性困境、利益衡量困境等。第三部分主要是对于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完善和对策的论述。根据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研究,在制度设计上,应当确立综合性的法律保护体系,实现个人信息的保护和利用并重;立法建议是加强民法、刑法和行政法规制、建立具体的标准体系、改善立法观念、改进立法技术等诸多方面提出建议对策;司法建议是司法人员慎重地进行价值判断,公正司法;最后,要通过普法宣传、舆论导向提升自然人对于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第四部分,结语。主要是对于本文整个论述过程的概括归纳,以及相关的认识和思考的陈述。
其他文献
强化交易所一线监管职能,是我国资本市场监管格局演化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异常行为会进行“刨根问底”式的监管,若可能出现违法违规情况,证券交易所会
文章对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和传承中国茶文化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详细论述,对茶文化在校园内的传承与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校园传承和发展茶文化给出了具体建议,对构建新时
禁捕是实施长江大保护的重要举措,不仅起到保护鱼类资源的作用,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鄱阳湖是长江流域的重要湖泊,是江西省的“母亲湖”,在江西、长江流域,在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对鄱阳湖实施禁捕是长江流域禁捕的重要区域,事关生活在鄱阳湖周边的渔民生计和社会稳定。在这种背景下,开展渔民当前生计状况调查、退捕意愿与生计资本的关系的相关分析工作尤为重要。同时,
近代中国的法律职业化开端于清末民初时期,由于缺乏能同专制皇权制衡的权利集团,清末以前的中国并不具备法律职业化的深层土壤。近代法律职业化进程开端于清末民初之际。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三个方面:其一,清末民初域外法律文化的传入首次使国人系统接触到近代法治理念,清末民初法律文化及法治理念的传播为法律职业化带来了理论土壤,催生了职业化进程的开端;其二,鸦片战争后司法主权的丧失带来的危机促使清末民初政府推动司法改
航空产业和计算机技术的持续发展使得机载软件多样化和复杂化,软件规模逐渐增大并且向并行化方向发展。机载并行程序的设计在提高软件效率的同时由于自身调度的不确定性,给程序带来了一些不易检测调试的潜在异常,潜在的异常很难通过当前的调试方式得到验证和修复,导致软件调试问题日益突出,这给软件质量的保证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难以满足软件适航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本文在研究分析国内外关于并行程序调试和异常检测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