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钢管混凝土拱桥在大跨度桥梁中应用广泛,桥梁作为交通运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遭受地震破坏不但直接影响运输能力,而且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对其抗震性能进行研究十分必要。在诸多抗震理论中,其中,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采用合理的抗震性能目标和抗震措施对桥梁进行抗震设计,对于桥梁设计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酒银路跨北大河钢管混凝土异形系杆拱桥为研究背景,利用有限元软件,通过IDA(增量动力分析法)法对桥梁各构件进行易损性分析,最后利用一阶可靠度法和二阶可靠度建立桥梁系统的易损性曲线,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阐述了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基本理论,并对地震易损曲线的绘制步骤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同时,详细介绍了IDA法的基本原理,并利用IDA法对地震作用下产生的损伤状态提供合理的依据,从而评价构件或结构的地震易损性。(2)以酒银路跨北大河钢管混凝土异形系杆拱桥为研究背景,采用Midas/Civil建立了有限元模型,计算了桥梁的动力特性,确定了该桥的破坏准则和损伤指标。(3)按照研究对象的地址概况以及地震动的频谱特性等因素,在太平洋地震研究中心(PEER)地震数据库中选择合适的地震动记录。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法绘制出在地震动下拱肋的关键截面的IDA曲线,并对其截面的损伤破坏过程以及抗震性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且采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计算拱桥地震响应,基于能力需求模型进行桥梁构件地震易损性研究。研究表明:在拱肋的关键截面中,拱顶的抗震性能最好,坦拱拱脚处可能最先发生破坏,由桥梁结构各构件的关键截面可知,支座最先破坏,拱肋抗震性能良好,因此应加强对支座的抗震预防。(4)分别采用串并联模型建立拱桥系统分析模型,基于系统可靠度基本理论,计算得出拱桥系统的易损性曲线。研究表明:桥梁系统的破坏概率均大于单一构件的破坏概率,因此传统利用构件的易损性对桥梁系统进行评估偏于不安全。基于二阶可靠度计算的系统易损性区间比一阶可靠度计算的系统易损性区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