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磷酸生产企业循环水中的P2O5转化成具有高附加值的饲料级磷酸氢钙产品,充分利用其中的磷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危害,还能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益。通过磷尾矿制备的钙镁铝类水滑石对含磷废水中的磷进行吸附实验和用焙烧后的磷尾矿对含磷废水中的磷进行处理,降低了废水中的磷含量。将固体废物磷尾矿再利用,达到了“以废治废”的目的,也为含磷废水的综合治理方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外加磷酸提高循环水的酸度再进行脱氟实验中,当调节初始P2O5浓度为34000mg·L-1,缓慢加入CaO粉末1.66g和0.1%质量分数的Na2Si O3·9H2O,反应温度为55℃,反应终点p H值为3.36时,循环水中m(P2O5)/m(F)达到546.28,此结果满足反应液中m(P2O5)/m(F)≥230才能制备饲料级磷酸氢钙的要求。再加入石灰乳作为中和剂制备饲料级磷酸氢钙,控制终点p H小于6.0,制备出总磷含量大于16.5%、枸溶磷含量大于14%、氟含量小于0.18%的Ⅰ型饲料级磷酸氢钙。在综合脱氟试验中,不外加磷酸,加入0.36 g CaO粉末、0.6倍理论值的Na2Si O3·9H2O和质量分数2.5%的粉煤灰,反应温度为25℃,搅拌反应时间为1.5h,使脱氟后的m(P2O5)/m(F)达到305.49,满足反应液中m(P2O5)/m(F)≥230才能制备饲料级磷酸氢钙的要求。再加入不同比例配制的CaCO3和CaO制备的混合液作为中和剂制备饲料级磷酸氢钙,由于碳酸钙与磷酸反应速度慢,随着碳酸钙含量的增加,在相同反应条件下,产品质量下降。对用两种方法脱氟后制备的沉淀物进行分析,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表明,两种沉淀物均主要为二水合磷酸氢钙。(2)以磷尾矿为原料制备钙镁铝类水滑石,将其应用于处理含磷废水。同时对焙烧温度、吸附剂投加量、p H值、反应温度、共存离子和吸附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焙烧温度为400℃,最佳的投加量在1.5g·L-1,在酸性条件下CLDHs对磷的吸附效果较好,共存离子对磷吸附容量的影响程度为CO32->SO42->HCO3->NO3->Cl-。在焙烧温度为400℃,CLDHs投加量为1.5 g·L-1,恒温震荡器中转速为180r·min-1,p H值为6.0,反应温度为25℃时吸附过程最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R~2为0.9980,饱和吸附容量可达21.46 mg·g-1,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对吸附磷前后的LDHs进行分析,XRD和FT-IR结果表明,焙烧后的LDHs在吸附磷之后,可以恢复部分层状结构,但结晶程度和规整性都有所下降。由FT-IR结果可知,LDHs在恢复其层状结构时,有部分磷酸根离子插层,进入了水滑石的层间。(3)用焙烧磷尾矿可有效处理含磷废水,为磷尾矿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条有效技术路径,既能降低成本又减少环境污染。对于初始浓度44.51mg·L-1的含磷废水,投加2.5 g·L-1于950℃焙烧的高镁磷尾矿,反应20min后,含磷废水的磷去除率达到99.44%,含磷量降至0.25mg·L-1,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9897—1996)》一级标准。950℃下焙烧的磷尾矿处理含磷污水的效果优于650℃下焙烧的磷尾矿处理含磷污水的效果。外加氨水可以提高对含磷废水的处理效果,但可能会引起氨氮超标,产生了新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