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肿瘤血管发生(tumor angiogenesis)、血管网向肿瘤组织内渗透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调控肿瘤“血管生成开关”一直是癌症防治领域研究的热点,针对肿瘤血管生成这一关键环节研发药物,为癌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行之有效的手段。Rudolf Virchow于1860年首次发现了癌症和炎症的相关性。目前,炎症反应已被证实是肿瘤局部微环境中一个主要特征。脂氧素(lipoxins,LXs)是第一个在活体内被鉴定的内源性炎症反应“刹车信号(braking signal)”家族,被发现在弓形虫感染宿主血清中高表达。此外,弓形虫急性感染的小鼠肿瘤模型中,肿瘤血管生成显著减少,肿瘤生长也得到了明显的抑制。这强烈提示,脂氧素很可能介入到肿瘤的发生过程中。目的:研究LXA4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转移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H22肝癌细胞,实验分为四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LXA4处理,采用免疫酶方法测定常氧下H22细胞培养上清内VEGF表达;用氯化钴(CoCl2) (200μM)诱导常氧下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表达,实验分为空白组、CoCl2组和CoCl2+LXA4组,采用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细胞内HIF-1α的表达水平及核转位情况;免疫印迹法用来检测细胞内HIF-1α蛋白含量。整体实验中,采用活体腹水H22肝癌细胞皮下接种法复制成小鼠H22荷瘤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H22组和H22+BML-111组(1 mg/kg,0.1 ml/次)。实验过程中记录并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和肿瘤生长状况;于肿瘤细胞接种后第21天取各组小鼠血清,用免疫酶方法测定血清中VEGF的表达;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各组实验小鼠,测定各组小鼠肿瘤体积并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 IR);H&E染色后光镜下对各组肿瘤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观察肿瘤自发性肺转移的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用来检测肿瘤组织内血管生成及HIF-1α的表达情况。结果:⑴LXA4呈剂量依赖性抑制H22细胞分泌VEGF(*P<0.05);⑵LXA4呈剂量依赖性下调H22细胞中HIF-1α的表达(*P<0.05);⑶整体实验中,BML-111降低小鼠血清中VEGF以及肿瘤组织中HIF-1α的表达水平(*P<0.05);⑷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显示,H22+BML-111组小鼠肿瘤组织内,CD34抗原表达阳性少(*P<0.05),肿瘤血管生成受到抑制;⑸BML-111抑制小鼠原发性肿瘤的生长,IR=80.78%;⑹BML-111抑制肿瘤自发性肺转移。结论:脂氧素A4抑制H22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自发性肺转移,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表达VEGF和HIF-1α从而抑制了肿瘤相关的血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