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阶段社会上的公民责任感缺失问题频繁出现,并有愈发严重的趋势,因此对公民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问题也逐步受到了重视。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分布12-16岁,正是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够在这个阶段做好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就可以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实现身心素质的综合发展。历史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主要学科,富含培养社会责任感的有效资源,其发挥的引领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要进一步重视初中历史学科资源对培养社会责任意识的作用,确保历史学科教育功能有效发挥,提高培养中学社会责任感意识的效率。本文开展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开展对于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作用,通过对初中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基本情况调查,了解历史教学中学生公民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对现有的初中历史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深度挖掘历史教材,科学运用历史学科资源,找到实现中学生公民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最佳方式,完成对初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本文选定的研究对象是齐齐哈尔市拜泉县3所初中的学生和教师,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结果来了解现阶段学生公民社会责任意识的基本情况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全文总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对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进行阐述,并介绍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开展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综述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第二章是对初中生公民责任意识的调查研究与结果分析。先是对本文开展调查研究的设计做了介绍,阐述了调查的主要目的,选择的调查对象和使用的调查方法。接着是调查实施过程介绍,教师访谈结果分析,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及课堂观察结果分析,最后是得出了调查结论。第三章介绍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公民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目标,主要有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情感;激励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行为能力四个方面。第四章是初中历史教学中公民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策略。第一,通过教学内容挖掘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分别从典型历史人物和事件、历史的启示和时事热点三点详细阐述。第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情感,分别从教材讲解、史料展示、参观访问,参与社会实践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三,要给学生营造培养公民社会责任意识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培养学生公民社会责任意识,帮助学生形成积极负责的人生态度。第五章是结论与展望。总结了本文的结论,并提出了展望。公民的综合素质当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公民社会责任意识,它是公民形成健全人格的关键内容。必须把公民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渗透于公民的受教育过程中。初中教育是承上启下的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发育十分有特点,在这个时期借助历史学科积极开展公民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既可以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的价值,也可以使学生拥有社会责任意识,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将来的发展,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也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