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学人比较美学观的人类学分析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oshuaS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文化研究是二十世纪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趋势,跨文化研究课题也几乎成为每一门人文社会科学首先要面对的一个前提。尤其是在全球一体化发展的当今世界,跨文化研究不仅是不可回避的,也是极其必要的。一种“总体性的”人类文化视野,以及在这种视野制约下的“地方性”、“本土性”观照,已成为人文研究内在的互动机制。本文正是在这一总的知识背景及学术理念之下展开的。为了对20世纪中国美学的处境及问题有一个总体把握,本文选择了中国20世纪上半叶学人的比较美学观为切入点。通过对学人们在中西文化交流之际,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以及对中西艺术和美学的关系的思考,反映出比较美学背后的中国美学的现代性“转生”这一重大主题。同时,通过中国美学在这一转生过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及所显示出的失误,暗示出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美学建设中的文化前提的缺失。这也是文章的后一部分借助艺术人类学的视野所着力分析与解决的。这里既有对中国现代美学的形成及发展的一个历史性回顾,也有通过历史来言说现实的深度观照。而与比较美学观相映照的跨文化研究的主题,也与当下的人类学美学研究在某些方面是内在呼应的。全文分上下两编,共七章。上编是对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学人比较美学(艺术)观及比较研究情况的具体归纳,并由此引出中国美学中国性这一世纪课题;下编则以文化人类学及艺术人类学的材料、理论,对比较美学及中国美学中国性问题展开详尽的分析。具体说,在《引言》中,本文首先从当下的一些比较研究所显示的对“比较”的理解上存在的问题出发,揭示出“比较”所具有的人类智慧层面上的深层含义。在正文中,文章先用两章的篇幅,勾勒了近现代以来,在外来思想文化的冲压下,中国学人在文化学术上的“世界意识”的出现,以及在这种意识下为中国文化艺术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进行安顿的思想历程。第三章则是以比较美学的视角,考察现代美学家在西方美学思想和中国传统文艺思想并置的张力下,所进行的具体的比较美学研究工作,即具体分析他们如何参照西学对传统的艺术理论进行现代的转化,又如何从各自的视角出发,看待中国美学的特性问题。第四章是从宇宙进化的角度,将中国现代美学的产生历程放到宇宙生命的内卷化的原理中来考察,并借以打量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美学的“得”与“失”。同时指出中国美学建设中的中国文化前提的问题。接下来的两章是以艺术人类学的视角,来解析比较美学观及中国美学中国性问题。前者从文化的复杂性出发,借助大量人类学材料,对人类艺术的普同性及特殊性问题展开实证性地分析;后者则是基于考古学和民俗学资料,以及艺术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对中国美学、中国艺术的中国性问题进行文化上的分析。最后一章是在当今的知识全球化的背景下,对中国美学研究的未来走向所作的艺术人类学展望,同时呼唤在新的世纪展开中国美学的实验性写作,以期在世界美学的总体画卷上展现华夏美学的新景观。 本文的学术价值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中国现代美学史的研究别开生面。本文不是按照惯常的西方美学的问题范式,如美、美感等专题来梳理和规整学人的思想,而是将这些概念暂时加以悬置,以历史分析的态度,努力将中西美学各还原态。从而将学人放到中西交汇的历史场景中,立足于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考察现代学人在中西学术交汇之际,借西学为提升中国美学做了些什么,为强调中国美学做了些什么。文章立意宽广,而分析研究细致缤密,使宏观上的理论把握与微观上的实证分析相结合,体现出一定的新意。 2、将“文化”的观念引入美学基础理论的建设以及中国美学的研究中。文化研究是目前我国美学研究中最为欠缺的。文化意识不强是导致中国美学的中国性不明晰,体现不出自己的特色的重要原因。以美学上的文化研究为宗旨的艺术人类学是近几年新出现的学科,它对人类艺术与美学问题的文化分析的深度,以及在美学研究中的前沿性问题的把握,无疑会极大地拓展中国美学的研究。本文是较早的一部以“文化”的观念、以艺术人类学的视角来研究中国美学及美学基本理论问题的论文。它不仅指出了过去美学研究的欠缺,也在大量的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美学在新世纪的发展提出了有价值的参考意见。本文对于如何运用文化观念进行美学研究,也具有借鉴的意义。这是本文所具有的主要的学术价值所在。 3、提出一种较先进的文化比较观念。人文学科的比较研究,目前在我国的发展正方兴未艾。本文通过对“比较观”的深层次探讨,廓清了比较研究中对“比较”的理解上的某些误区,指出文化间的比较与交流,正是人类进步与发展的重要环节。文章还对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比较美学研究的意义进行了深入的阐发,从比较观上,将中国美学的“世界性”与“中国性”进行了学理上的贯通。这对中国美学研究与国际美学潮流的对话与接轨,提升美学研究的视野和水准,具有积极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应用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正畸临床支抗矫正复杂错牙合畸形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26例需要使用微螺钉种植体强支抗的病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7例。共使用微螺钉34枚,实施
“软件危机”一直困扰着软件产业的发展。软件危机产生的原因与业界缺乏对软件开发过程的深入理解有关。每个软件开发项目都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没有对软件开发动态过程和
作为一种可实现旅游业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生态旅游己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和潮流,在实际发展中却仍然面临着进一步持续发展的困惑,生态旅游
<正>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开展教具研制既能丰富教具内容、弥补教具短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又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师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下面谈谈我们的
媒介暴力的效果研究,在西方已经有七十余年的历程了。在这一研究历程中,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学说如涵化理论(cultivation theory)、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等
《老庄人生境界的审美生成》一文运用现代生成论思想,从内审美的观点出发,接着新儒家、新道家以及非儒非道家关于老庄人生境界的话题,着力探讨老庄人生境界的审美生成问题。
文章以2008~201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其每年定期公布的信息考评结果作为信息透明度的衡量指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信息透明度与贷款规
介入化疗手术对中晚期肝癌患者是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法,效果已被公认,可重复使用。能明显提高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肝癌晚期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并发的观察及护理,对提高
歌德说“凡是值得思考的事情,没有不是被人们思考过的。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加以思考而已。”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叙述学的视角,对二十多年新闻写作改革的历史加以
本文以高压电缆绝缘在线监测系统为工程背景开展研究。对电缆绝缘系统的数学模型、换算公式、信号提取方式和同步采集、谐波分析法的实现算法、损耗因数计算等问题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