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湾库区地处高山峡谷地带,河谷深切,地形陡峭,生态系统脆弱,属于典型的高山峡谷区河道型高坝大库。小湾水库完全蓄水后形成落差达60 m的消落带。库水位的大幅度变动,引起岩土体水文地质条件的改变,加之人为清库和长期淹没浸泡,消落带原有植被消亡殆尽。消落带在周期性暴露-淹没的干湿交替和暴雨径流冲刷综合作用下,土壤侵蚀剧烈,使得原本就陡峭不稳的岸坡极易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给小湾水库的安全运行和库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认识小湾水库消落带空间分布特征,明确消落带崩塌、滑坡体的规模、密度、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是对小湾库区消落带潜在崩滑点预测及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前提。因此,本文以小湾库区干流澜沧江和支流黑惠江消落带为研究对象,基于高分一号和Google Earth影像数据,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对库区消落带和崩塌、滑坡信息进行提取,分析消落带和崩滑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耦合区域降水、地质地貌、地形条件等,采用信息量模型对小湾水库消落带发生崩塌、滑坡的危险性进行评价,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小湾库区消落带总面积为87.03 km~2,其中干流澜沧江段48.46 km~2,支流黑惠江段38.57km~2。小湾库区消落带共涉及云南省三个地州(市),消落带面积分别为大理州32.84km~2,临沧市26.65km~2,保山市27.54km~2,其主要分布在临沧的凤庆、保山的昌宁、大理的永平和巍山四县。大部分消落带坡度小于35°,且主要呈东北、西南坡向;消落带在高程上的面积分布呈现出一种先增后减、增减交替的变化趋势,且随着坡高变大,消落带的面积分布受高程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小。(2)小湾水库消落带现共有崩滑体804个,其中干流691个,支流113个,总崩滑面积1.98km~2。崩塌和滑坡主要分布在高程1190~1240m、坡度45°以下的范围,且随着相对高差、坡度的增加,崩塌、滑坡发生的概率也在随之增加。总体上崩塌和滑坡的坡向分布与消落带的坡向分布趋势一致,在平坡到北坡、东南坡到正南坡、西北坡到正北坡的过渡地带,崩塌和滑坡易出现剧烈变化,面积会突然增大。消落带以及崩塌、滑坡主要分布在距离河流400m以内的范围,且在距离河流100m开外的区域,消落带及崩塌滑坡的分布呈现出离河流越远,面积越小、分布越少的趋势。(3)以小湾库区消落带为研究对象,选择坡高、坡度、坡向、河流缓冲区、河流纵向分布、降雨、地层七项评价指标,基于ArcGIS采用信息量法开展崩滑危险性评价,结果危险性分区图与小湾库区实际情况比较一致。高危险区和较高危险区大部分是坡高较高、坡度较大、坡向与澜沧江走向垂直且距离河流较近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志留系地层上。中等以上危险程度的区域几乎遍布库区干流和支流,分布很广泛。而较易发生崩滑的高危险性河段主要位于保山瓦窑~水寨乡、保山朝阳乡、昌宁漭水乡~凤庆大寺乡、近坝区、巍山牛街~青华乡、凤庆诗礼乡、昌宁珠街乡大村、漾濞鸡街乡黑惠江末端等八个区域。研究结果可以应用于小湾库区崩滑灾害危险性评价,并为小湾消落带固土护岸综合治理工程提供依据,并可为西南高山峡谷区其他高坝大库库岸带崩滑风险评价和治理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