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尤其是近几年的雾霾天气,对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影响。人口增长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原因,环境状况受到人口与经济的影响。因此,只有区域内人口、经济、环境相互协作,才能实现我国人口、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那么我国人口和经济聚集及环境污染呈现怎样的空间分布及关联性?对此进行研究,从而为人口、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建议。但目前,我国对人口和经济聚集与环境污染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在这方面做了补充,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启发和借鉴。本文运用重心模型,分析2000-2014年我国人口和经济聚集与环境污染的重心坐标、移动方向、移动距离、偏心距离,揭示人口和经济聚集与环境污染重心的空间分布变化。利用空间耦合性和灰色关联度,研究人口和经济聚集与环境污染重心的关联性,并提出政策建议。主要结论:(1)人口和经济聚集与环境污染重心偏离地理重心,偏向东南;(2)人口聚集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人口聚集的非均衡性体现在东西方向;(3)经济聚集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经济聚集的非均衡性体现在东西方向,但近年来南北方向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4)环境污染严重的区域位于河北省和山西省;(5)人口和经济聚集与环境污染重心空间变化不一致,经济聚集与环境污染重心有很强的空间关联性。